07/10/2013
90後的戀愛哲學
有一次與10位出生於90後的高中學生談情說性,同學們先後分享他們的戀愛經驗。
他們的戀情維持時間,分別由最短的三日到最長的六個月。
即使是六個月,我也懷疑可以了解一個人有多深及對一段關係有多少體會?更何況三日,他們已經可以由開始、發展並完結一段感情,快速得令人相信這就是香港人的節奏。
基於各人戀愛經驗,他們歸納出一條「戀愛方程式」:相識 曖昧 表白 熱戀 衝突 分手,部分人認為上床是熱戀中的重要元素。
我問「曖昧」是甚麼?沒有人能具體說明,只籠統說是戀情開始前的模糊狀況,是自己有意圖但又未肯定對方「受溝」的階段。
同學們認為戀愛最緊要有 Feel,我問他們怎麼是Feel?
「佢對我好囉!」其中一位女同學答。
「點樣先算對你好?」我再追問。
「識氹我、成日記住我、送禮物、唔會做啲嘢令我唔開心!」
原來是對方要盡辦法討自己歡心、滿足我的需要。
他們認為,愛是源於對方付出,並可以由擁有和收穫去證明。於是,未有真感情時,擁有身體也無妨,因為身體接觸總會有Feel。至於從收穫角度看,送一個名牌袋之愛的分量,當然會比一個「雜嘜」袋重得多。
但有那一個人,可以全天候全時間去想著如何去迎合你?當激情過後,又有誰會視討對方歡心,為整個人的生活焦點?
結果,分手是必然的結局。因為對方無法任何時間和全心全意去迎合你、滿足你。根據同學們的實戰經驗而歸納出的戀愛方程式,戀愛的最終結局,也必然是分手。
分手是戀情的必然結局,因為他們認為一定會發現彼此不同和分歧,因而出現冷戰或衝突,而冷戰和衝突又必然會導致分手。原來,他們沒有想過衝突這必然過程,可以孕育出互相了解彼此接納,令感情關係進一步提昇。
我問他們的分手經驗,眾人都認為分手的經驗是傷心、是痛。
「為甚麼你們會參與一個必然會令你痛的經驗呢?」我問。
一個男同學說:「有好過無,起碼證明你有人鍾意!」。不能證明你能夠吸引人,原來是更痛。
「唔好咁投入、咁認真,分手時會無咁痛!」另一女同學搶著答道。
不要太認真和投入,是減低戀愛傷痛的方法。但是不投入不認真,感情又怎會堅固?我開始搞不清楚究竟是他們心目中的必然結局影響了他們的投入態度,抑或是他們的投入態度註定了感情的結局?
他們的戀愛哲學,是智慧還是反智?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