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1/2013
香港有地產霸而無文化傑
香港特首梁桭英的首份施政報告,主要內容是環繞房屋方面,他自己也聲稱房屋問題是「重中之重」。但一個高瞻遠矚的領導人,不會只滿足於香港只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而是帶領香港成為一個國際大都會,其中要點,是提升香港的文化地位。
猶記得梁振英在競選特首時,與對手唐英年很少辯論文化理念,兩人主要是互揭醜聞。梁振英的競選政綱已曾提及由民政事務局兼顧文化藝術政策,令部份政策得不到適當處理,故建議成立文化局。不過自他當選特首後,他建議的架構重組未能在立法會通過,而文化局的成立也胎死腹中。
這次的施政報告,有關文化藝術的政策,可謂乏善足陳,只是提及會額外撥款1億5,000萬元,在未來5年加強培訓不同資歷的藝術行政人才﹔另外,會向「創意智優計劃」額外注資3億元。至於設立文化局一事,施政報告提也不提,直至立法會的答問大會,馬逢國議員詢及此事,梁振英才表示,他仍未放棄有關構想,而在明眼人看來,這說法僅是「空話」。
香港的文化情況,一字記之曰「亂」。現時的政府架構,主管廣播、電訊及影視的屬商務及經濟局的通訊及科技科﹔發展局工商科下有文物、計劃及資源管理部,而民政事務局下有政府總部新聞組、康樂及體育科以及主管博物館、圖書館、古物古蹟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藝發局及演藝學院的文化科,再加上有西九工程策劃組。
香港自95年成立藝術發展局,2000年特區政府成立文化委員會,業界一直批評政府在文化政策欠缺全盤計劃。當年文化委員會是作為「高層次的諮詢組織」,結果只屬紙上談兵。梁振英建議的文化局,羅列了文化局的工作,包括從現時三個政策局接管藝術撥款,基本上是資源調配上統籌辦理,從無觸及文化使命,不少人擔心這個文化局會淪為內地的「中宣部」,未能捍衛文化自由。
講文化須先有清晰的文化理念。以新加坡為例,現時負責文化事務的是「新聞通訊及藝術部」,轄下五個組織包括資訊通信發展、媒體、藝術、文物和圖書館,其職能組合可以看出這是將文化視同經濟產業去管理,十分「實用主義」。
相比於澳門,澳門回歸後已設有文化局,下設文化活動廳、文化財產廳、文化創意產業促進處以及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演藝學院等,還兼管一個文化基金,資源相當集中,弊處是政府一手包攬,有礙文化的多元發展。
甚麼是文化﹖中國人的「文化」,是《易經˙賁卦》說的「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要深入民間,「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西九文化區耗資216億元,可惜不過是硬件。
香港風水好,但地靈而無文化傑,只有地產霸,難怪梁振英講文化也不忘地產,謂要將文化因素列作賣地條件,例如要求發展商在商場預留空間,作為文化藝術的展覽及表演場地云云。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