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9
「顏值」何價?失之子羽
最近網絡流行「顏值」一詞。「顏」者,有容顏,容貌之意,日語常用「顏」來表達容貌,日語中「臉」就是「顏」;「值」者,表示數值。這個詞最初應是在日韓偶像等團體,其後內地的綜藝節目也使用這毎個詞,並且通過網路傳播,令此詞大為普及。「顏值」表示人的亮麗數值,用來評價人的容貌。因為這是數值之一,所以「顏值」也有衡量標準,可以測量和比較。有人「顏值高」﹔也有人「顏值低」。有人「顏值暴升」﹔也有人「顏值暴跌」。
很多人都說如今是個看「外貌」的世界,隨著「顏值」一詞走紅,以往是靠個人的眼睛來觀察,加上主觀評價,但一旦討論「顏值」的人多了,對「顏值」的需求也大了,於是陸續出現了許多有關「顏值」測試的軟件,在網絡社交流行,甚至有自拍網台的《顏值大戰》,集結一批高顏值的美女美男做評判。
「顏值」一詞走紅,連香港文憑試(DSE)口試題目,也要考生討論相關的議題。網上流傳最近的口試題目,竟是「以下哪一項對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影響最大?外貌、性格、才能。試談談你的看法。」問的是「顏值」與人際關係的問題。
結果大批網民都指「顏值」對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影響最大,連香港中文大學前高級講師歐陽偉豪也留言表示:外貌是天生如是,無法改變,反而性格和才能可以靠演技。不過如今有「整容」手術可以改變外貌。當然,「顏值」的優勢,在於與人交往有所謂「第一印象」,因外貌而先入為主,而這種「顏值」,應該還連繫對方的談吐、風度等,產生心理效應。
然而也有個說法指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意指用「顏值」判斷一個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樣,不可根據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來。此一典故出自明朝馮夢龍的《醒世恒言・賣油郎獨佔花魁》,故事說古代賣油郎秦重愛上有名的妓女花魁娘子,他很癡情。花魁也很喜歡他,為了籌集一夜十兩銀子的宿費,他拼命節儉積聚,連銀鋪的夥計也發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後來花魁跳出妓院火坑,嫁給秦重做老婆,兩人恩愛了一輩子。
相學中也認為看相不能只看相貌,更重要的是考察品德操行,即相心與相德。古人云,高明的相士並不以貌取人,而是善於發現璞中之璧。相之善者,是不離形,不拘法,視於無形,聽於無聲。春秋時身高不足五呎的晏嬰當宰相數十載,贏得各國的尊重﹔三國時容貌醜陋的龐統也贏得「鳳雛」的稱號,而與當時的「卧龍」諸葛亮齊名。可見「顏值」並不重要,內在的真材實料更重要。
然而話雖如此,聖人如孔子,也一樣受「顏值」所騙。據《韓非子・顯學篇》所記載:「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說的是魯國有一個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的年輕人,比孔子小40歲左右,不過這人長相很醜,額頭很低,嘴巴窄小,鼻子又低又扁,因此孔子不肯收他為弟子。後來子羽成為一位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賢士,孔子才感到後悔。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