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2019
【生死的奧蹟】在喪禮中慶祝生命?每一個喪禮都要為逝者「能夠活一生」而感恩
很多人怕去喪禮,覺得喪禮很不吉利,連與喪禮有關的一切東西和地方都退避三舍,避之則吉。
盧雲神父(Henri J.M. Nouwen)看喪禮(基督宗教叫「安息禮拜」) 卻是別具意義。他說:「在安息禮拜中,我們悼念比我們早一步離開的人;我們所作的,遠超於敬虔地思念已去世的家人或朋友; 我們體會,自己正站在歴史洪流中,我們能夠肯定自己當下的境況,是基於承認之前無數人活出他們的生命,引領我們到達此時此地,好讓我們得著機會,活出自己的生命。」 (Creative Ministry,Henri Nouwen)
出席喪禮誠然傷感,始終送別一位認識的人不可能是一件樂事,但盧雲神父教我們在離別的隱痛中「禮讚(celebrate)」生命,即是在生與死的夾縫中,體認和察驗一己生命的奇特與奥秘。
他又在書中寫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說話:
「對人類來說,這種慶祝怎樣才可能出現? 我們的生活在黑暗的兩端間搖擺。我們從誕生的黑暗中躊躇而來,逐漸消失於死亡的黑暗中。我們從塵土歸於塵土,從不可知歸於不可知,從幽秘歸於幽秘。我們竭力在幼繩上保持命懸一線的平衡,卻從未看見或理解過繩子決定性的兩端的真相。不可見的現實包圍著我們,佔據我們生命的每一部分,有時甚至叫我們驚懼,但同時它卻是解開我們生命之謎的鑰匙。」
外國的「Fun Funeral」
原來在喪禮之中,我們不單在悼念逝者的離去,而是為他好好活了一生而「感恩」。我們在他身上看到生死之間的奥蹟(mystery),就是一個人如何造就了自己、 如何塑造自己的一生、 如何完成了上天交付他的使命。這個人起初只是一個全無自理能力的婴孩,但後來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他未必有太多世俗意義的成就,但他肯定立己又立人。
這就是為甚麽在喪禮中可以「禮讚」或「慶祝」生命的原委:「生」雖然短暫,離別又是痛苦,但能夠活了一生,也是值得慶祝的。又正如川端康成在短篇小說「花未眠」寫道:「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未眠。如果一朵花很美,那麽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
出席每一個喪禮,離去時除了悼念故人,為他一生感恩,也懂得對自己說,要好好的活下去。這就不枉此行了。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