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016
學童發展 親子活動 勝報班催谷
【晴報專訊】中產家長都願花錢為孩子「裝備」,務求贏在起跑線。港大一項長達5年的研究顯示,來自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幼兒,智能發展能力,確比基層家庭好,但學者指,只要家長能抽時間,多與孩子進行具質素的親子活動,孩子天份同樣得以發揮。
育有5歲及13歲子女、家庭月入約3萬元的黃太自言,不是怪獸家長,自大女兒因年幼時曾患重病,令她及丈夫更注意子女成長,「唔需要追求學業成績,只需開心健康成長已足夠。」生活「平民化」,沒為「贏在起跑線」而瘋狂為子女報讀琴棋書畫班,黃太反而在閒時帶他們到公園野餐,「去科學館、圖書館都學到同其他小朋友相處,又唔使花太多錢。」
家長在子女早期的成長階段多加陪伴,進行不同種類的親子活動,有助提升孩子的智能發展能力。
暢遊展館
游水消暑
葉柏強指,孩子3至6歲是腦部高速發展時期,感官系統不斷吸收和整合周圍環境資訊,與父母相處互動的過程,就可刺激孩子感官系統,有助腦部發展,對語言、社交及情緒,都有直接的影響。
與父母互動 助學語言社交
港大醫學院2011年起展開為期5年的追蹤研究發現,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童,智能發展整體表現,比擁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童,差逾2成;其中各項能力指標包括語言、認知能力、基礎知識、社交及情緒管理,均差16%至25%不等。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指,研究重點是發現家庭社經環境之所以影響兒童發展能力,是基於家庭親子互動及幼兒學前教育這兩大因素。
低社經地位家長的育兒知識及資源不足,較少作具質素親子活動,及未能讓孩子入讀師資優良及設備完善的幼稚園,「但家庭是最重要單位,學校只是輔助,家長應多與孩子進行正面親子互動,培養幼兒長遠發展能力。」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