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2014
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自從我去年九月重回職場後,每天上班離家時,都得花點功夫,女兒每次都哭哭嚷嚷地要送媽媽去上班,常常大喊著:「我要媽媽!我要媽媽!」自此後,她每次有甚麼不如意的話,就會喊「我要媽媽!我要媽媽!」。時間一久,家人開始習慣了她這句,也就沒有深究她的意思。可是昨晚睡覺前... …
由於她第二天要上幼兒園的學前班,所以外婆提前了叫她上床,她呢,就一直在床上翻來覆去,吵鬧著不肯睡,就要媽媽。於是外婆就離開睡房,把我叫進去陪她睡。後來,雖然我在身邊陪她,她還是踢著腿哭著說:「我要媽媽!我要媽媽!」我就開始覺得奇怪了:「媽媽在這裏啊,你怎麼還要媽媽?」講了月亮和嫦娥的故事,還不能安撫她的情緒,我就開始動腦筋嘗試其他的可能性。
我輕聲的問道:「寶寶,你是不是哪裏不舒服啊?」「我沒有」「寶寶,是不是想婆婆來陪你睡覺啊?」她沒有回答,繼續哭。我又自言自語道:「婆婆是出去客廳看電視,她不是生寶寶的氣」,怎麼知道話剛剛落音,她就馬上回答道:「婆婆就是生寶寶的氣」。原來啊,這個敏感的小傢伙是擔心婆婆惱了她,才在床上鬧脾氣,一句:「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原來不是要我,她一方面,知道自己吵鬧弄的婆婆不開心,另一方面,她控制不了自己的任性,所以在床上惱自己。後來,我安撫孩子說:「寶寶你剛才不開心,所以婆婆讓媽媽來陪你睡覺,婆婆現在在客廳看電視,婆婆沒有生你的氣,她一直很疼你的。」這樣說後,她的情緒開始平伏,慢慢地睡著了。
同樣一句話,在不同時間,會代表截然不同的意思。當父母的別以為孩子才兩歲半,原來一些敏感的小朋友,會很快的從家人的言語和表情洞察到家人的情緒,可是又礙於詞彙的表達有限,而錯誤的表達情緒。這個時候,家長們要特別小心和保持耐心,別只是對他們表面的話作解答,還要嘗試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像昨晚一樣,如果我們都以為她只是要媽媽陪睡覺的話,就曲解了她的原意,這樣一來,她可能會哭鬧的更久,小小的心靈上也會因此又多了一點負擔。也許,有家長會說:「不用那麼認真,等她明天睡醒了,就甚麼也不記得了!」我不敢肯定在孩子的性格上會不會有甚麼影響,但是我不敢在孩子的情緒教育上冒這個險。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