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9/2016
【朱凱廸專訪】世代之爭 城鄉之戰
朱凱廸揭港島新界住宅供應迷思
「投票未?東涌投票率不夠全香港高呀!」朱凱廸身穿白裇衫、黑褲,腳踏黑布鞋,以他一貫的裝束,走在團隊最前方大大步「巡」作最後拉票,穿過領展和私人商場,保安欲上前阻止,但朱凱廸如入無人之境,繼續嗌咪,呼籲居民投票。
朱凱廸一向不守規矩,十年的社運歷程,他沒有試過掟磚,但沒有人否定他是「激進派」,激進在於他總是走在最前線,總是無懼深入問題的虎穴。10年前,他反對清拆中環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當別人停留在叫口號示威階段,他直接跑入工地,又駐紮在皇后碼頭佔領、絕食;政府要清拆石崗的菜園村,他與居民一同建新村,住在新村附近;來到10年後,今年初他與社民連黃浩銘等人潛入高鐵九龍總站地盤,爬上高40米的天秤抗議。
菜園村是將朱凱廸這個城市人帶入鄉郊的大門,先是護村反清拆,然後覓地建新村,期間他成家立室,以為他從此歸隱,其實他一直在鄉郊深耕細作,跟鄉民學種米、搞地區報,亦介入過不少鄉民的收地、強拆問題,只是少有在傳統媒體曝光。日積月累的經驗讓他一頁一頁揭開鄉郊的陰暗面,自己亦不經不覺捲入旋渦,競選期間,他在論壇上點名指出官商鄉黑勾結問題,江湖上開始流傳「9月4日後就郁你(朱凱廸)」的信息。
思考「鄉」的重要性
朱凱廸的政綱主打城鄉共生,與政府以發展新界土地來興建更多房屋的方向背道而馳,可以想像,日後政府推出相關的發展計劃,極可能要面對朱凱廸的挑戰。但是,朱凱廸的理念並非純粹的烏托邦想法,他形容城鄉有如兩兄弟,「鄉」已變得瘦猛猛,香港人應從三個方向思考「鄉」的重要性:
外表似文青的朱凱廸,走上街頭、鄉村而變得膚色黝黑,過往不少人質疑他欠政治魅力,但在選舉論壇上振振有詞的模樣卻令人改觀,成為「逆轉勝」的關鍵。
「第一,一個地方要維持自主,需要考慮基本物資供應能否達到一定程度的自給,而1997年後的香港,被納入珠三角規劃範圍,以削弱香港的自主,方法是消滅『鄉』,令鄉郊從此失去農業,甚至被很多短期利益破壞,例如有甚麼理由香港會成為美國最大的電子垃圾入口地?你不理,就會被控制所有東西;
第二,從環境的需要,亦不應該隨便破壞鄉郊,我們對不起下一代;
第三,新界入面有個很保守的力量,邊個有利益就跟邊個,英國佬時跟英國,現在北京就跟北京,他們收到任務要搞發展,裏應外合控制土地、配合政府發展計劃,隨北京和梁振英對他們的需要愈來愈高,他們可以影響香港的政治能力也愈來愈高,他們的政治惡劣特質就會出『城』,影響全香港,香港人都慢慢感覺到他們愈來愈囂張。」
發展新界土地、收地迫遷、建丁屋、套丁就似環環相扣的利益圈,原居民的丁屋「特權」也成為城鄉之間的矛盾,但與鄉民直接接觸,朱凱廸改變了想法,這制度之下的苦主,不只有城市人,真正有住屋需要的原居民都不一定有地可建,反而以套丁手法建立「城中村」才是問題。「丁屋本身是鄉郊住屋政策,只是當年建立時沒有想後果,但套丁令政策變成地產發展,搞出很多利益,有利益自然引來黑社會,村民也要想,一條村應是怎樣?應該是只有屋,還是有田、有山、有水?」轉身面向城市人,朱凱廸的問題一樣,「泛民政黨又好搞笑,取消丁屋政策之後,又是起高密度的屋,例如公屋,同樣是忘記了田、山、水。」無論是鄉事派借丁屋政策搞地產,還是城市人要求廢丁興建高密度住宅,朱凱廸都堅定不移舉手反對。
倡議新型房屋協助中產
房屋供應不足,導致樓價高企,政府需要扭盡六壬覓地,香港人近年不時被灌輸這想法,發展新界的鄉郊土地為新市鎮,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朱凱廸在競選政綱圖文、數據並茂拆穿這個迷思,「這個是梁振英的大話,他要說服全香港人,要發展鄉郊才有屋住,令所有人的焦點放在新界,卻忘記了城市發生甚麼事。」
根據香港的統計數據,在過去15年,香港人口上升約3.5%,香港島卻跌了5%,「因為市區清拆舊公屋和舊區重建計劃全部變了豪宅,例如沙中線何文田站的山谷道村被清拆,原本有3,000多個單位,現在換成只有500個單位的豪宅,原來的人咪要走,政府有個理由在新界開發新市鎮,但工作機會在港島、九龍,很多人要回來市區,又要花很多錢興建基建,錢從何來?就是賣地,本來這些地可以興建多些公營房屋,但是你(政府)同我們(市民)講,有些人阻住我們的住屋需要。」
朱凱廸認為首要解決焦點錯放的問題,其次在進行中的新市鎮如洪水橋、元朗南等,政府不應容許發展商高度壟斷商業樓面和公共空間,「否則不會有一個比天水圍和東涌進步的住屋環境。」同一時間,朱凱廸主張降低私人房屋供應比例,在公營和私營房屋間建立新一層,增加市民的選擇,由公營機構如市建局、港鐵(00066)主導,提供中產可負擔的房屋,以入息兩成為租金水平為目標,「市建局、港鐵為甚麼要幫手做樓市幫凶?」
日後身在金鐘心繫新界
從朱凱廸參與社運開始,就算半途出家,他也不會中途離場,他參與的議題一定與規劃扯上關係,鑽研地契、地區規劃圖等已是他的「工作」一部分,「如果這是我的志業(Vocation),花幾多時間去做一件事,其實不是甚麼,你無時間放下去,浸不出甚麼來,只會是吹水,政治和社會運動都一樣。」
歷年來鼓勵他參選從政的人有不少,但他對中環政治不感興趣,年近40改變主意,並非遇上中年危機,而是雨傘運動令很多市民覺得絕望,曾兩度參選區議會選舉落敗的朱凱廸於是想:「我們有沒有帶來希望的政治可能?參選是一個計劃、一個實驗來的。」他將選區議會的模式擴展至立法會選舉的層次,84,121票的事實證明,今次實驗成功,「這只是一個開始,好似大學成功研究一個產品,是需要推出市場,需要有更大的影響力,希望可以再推進下去,希望我的團隊可以繼續留低。」
前學聯常委岑敖暉(右)和棄選香港島選區的司馬文在投票日為朱凱廸拉票,最後助選團用敲打竹枝及用歌聲結束拉票行動。
即將要踏入金鐘的立法會大樓,當選後他接受電台訪問,被問到進入議會後不會做甚麼事,「唔好當金鐘是香港的核心,唔好當自己在金鐘,就忘記元朗、忘記新界西。」他進入議會的首要工作,正是新界的核心:改革鄉議局,說時,長時間拉票後顯得疲憊的雙眼再次發光,「這是新界的政治問題,我要在立法會的層次很清楚地點出來,特別是立法會有個鄉議局代表劉業強,我一定針住他,他沒有資格代表我們新界居民。」會視他為議會內的頭號對手嗎?「他一定不是我對手,但是,我們要打破他代表的體制。」
Source: 《iMONEY智富雜誌》
【你點睇?】2024年國際外交上,誰是最大贏家?誰是最大輸家?►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