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2019
維護大眾利益 提高公私醫療保障
食物及衞生局日前透露公立醫院醫生上年度流失率是過去10年新高,無獨有偶,衞生署亦有近2成醫生短缺。此外,在私人藥物及藥劑市場也分別爆出「神藥」和水貨疫苗的懷疑騙案及醜聞。以上涉及公私營醫療及藥物藥劑的公共衞生問題,政府必須對症下藥,維持適切的公營醫療服務,同時追究藥物市場上質素成疑的藥物及疫苗。
醫管局最新數據顯示,公院2018/19年度共流失了374名全職醫生,其中約240人是有11年或以上資歷的資深醫生,佔離職醫生近65%,至今有40%人手尚未補充;同時,衞生署醫生人手編制原有575人,現卻只有462名醫生,尚欠113人,醫生短缺近2成。
公營醫療系統醫生離職的原因固然有很多,綜合起來,還不外是工作量、薪酬待遇及晉升機會。關於工作量繁重,社會早前在探討放寬海外專科醫生豁免實習要求的安排時,已見識過本地醫生保護主義這座「白色巨塔」如何牢不可破,甚至是碰不得。但最教人摸不着頭腦的是,竟有病人組織也反對放寬輸入海外醫生的安排!
大家或可從中大亞太研究所上月做的電話調查結果得見端倪︰約700名成年受訪者中,有一半人擔心成功來港的醫生會轉到私人市場。
其實,若僅此憂慮,只須在這批醫生來港服務的合約中,加上服務年期的條款便可解決了;相反,病人組織更應反對-反對為甚麼上次討論的方案目標輸入醫生的名額這麼少!無論是政府預期的100名,或實際可吸納到的50名,都是杯水車薪,而且鑑於今時醫生流失率之高,政府必須積極考慮效法新加坡的做法,制定海外醫學院校名單,免實習免考試,只要符合資格,便輸入醫生。
有人形容政府輸入醫生而不考慮吸引人才、挽留人才,是「輸血而不止血」,但若輸入的血足以應付流失的血所造成的損失,今時看來,恐怕還會有效。因為人手充裕,當醫生的工時和值夜班頻率都減少後,內部「推力」減少,外面(私人市場)的「拉力」也會應聲下跌。
公營醫療系統人手不斷發出警報外,私人的藥物藥劑市場也響起了警號。有健康產品公司涉嫌以免費體檢作招徠,誘騙市民買貴價保健「神藥」;另有體檢公司也涉嫌因提供水貨HPV疫苗而結業,苦主追討退款無門。兩宗個案不但涉及消費者權益,而且涉及本地藥物及藥劑專業的誠信,貨不對辦。
同樣,醫學界早前公然以個人利益凌駕於社會大利益之上,有負社會期望,也是「人」不對辦,如不做醫生,可考慮從政參選議員,因議員們何嘗不是以一己之利挾持公眾利益?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