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2015
怪獸家長愛比拼 港媽寧做獨行俠 (晴報)
子女的表現是家長說不完的話題。有港媽呻家長群常比較子女報讀多少補習或興趣班,直言怪獸行為難頂,寧當獨行俠。有家教會指,部分經濟拮据的家長呻有壓力,不敢「埋堆」。社工提醒,鬥分數及獎項是扭曲學習價值。
撰文的母親說,不明為何有家長以孩子讀K1懂寫生字,每周做閱讀報告而自豪。她帶孩子上游泳班,遇上家長不斷自誇兒子有天份,對教練教學評頭品足,她坦言受不了。帖文指:「不要再畀我遇到這些怪獸,我驚有一日會破口大罵!」
意見分歧 難以搭嘴
有過來人指,害怕跟「怪獸」打交道,形容「無家長朋友,無任何聯絡」;亦有說「怪獸」喜歡硬將個人價值套諸他人身上。「話五個月就替女兒戒片,話我遲戒片阻礙佢正常發展。又問報咗學校未,要快啲去排隊」。有人直言因「頂唔順」而索性退出聊天群組及在fb移除有關家長朋友。
許太的女兒讀屋邨小學,接送放學跟家長閒聊時,聽聞有人幫子女報六、七項興趣班,「有些家長好誇張,我個女只學跳舞,根本搭唔上嘴。」她續指,曾有家長說不多報些活動,很難報到好中學,令她感壓力。
灣仔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顧羅素君指,常見家長互相比較選擇的補習社,有些無補習的或被標籤為不合群。曾有家長呻經濟拮据,聽到別人說「咁唔得㗎喎」,感到自卑及擔心!她建議家長諮詢老師意見,了解孩子是否需要補習,「如老師都說不用,大可以此招架,增加說服力。」
家長群按背景分類
聖雅各福群會樂寧兒童發展中心社工梁翠雲指,曾有母親訴苦說因親友及其他家長常說要「學這學那」,動搖她原來不施壓信念。「她懷疑自己是否做錯,是否無給子女最好!」幸好丈夫從旁提醒「小時候也被push得太勁,童年會不快樂」,才令太太不致墮入「怪獸」行列。
她又指,家長群主要按家庭背景「分類」,譬如中產及基層等。若家長認為跟其他人想法南轅北轍,可找相近理念同路人,未必要做孤獨精。
基層女生入名校 母女最終傷感情
所謂勉強無幸福,梁翠雲表示,曾有基層家長為讓女兒入名牌小學,特意在該校當校工。女兒如願升讀名校,惟母女關係愈走愈遠。「女兒漸長意識到跟同學背景相距太遠,例如同學去澳洲度假,她最遠只去澳門。連被邀到高級會所出席同學生日會,也煩惱送禮太寒酸。」女兒也為母親的校工身份感難堪,不跟母親相認。最後女生成績追不上,最終轉校。
梁說,「有些家長甫見面就講子女考第幾、去哪裏遊學,將子女成績及獎項為自己面子貼金,而非看重德育品行,是扭曲價值觀。」加上社會趨向功利,令家長只看分數、名次及獎項,與教育原有本質相違背。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