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2016
同縮骨朋友旅遊 保險小費唔肯畀 (晴報)
出門旅行買旅遊保險是常識吧。有網民指跟多位朋友到內地旅行,但有人為慳錢拒買保險,事主猶豫是否要私下替對方購買。有旅遊達人指,同遊使費要分明,曾有朋友因計算匯率差價而口同鼻拗,建議設公用基金,免因錢銀傷感情。
揀了錯的人去旅行,隨時未出發先谷氣。有網民在討論區吐苦水,指跟數位朋友到內地旅行五天,但有朋友屬勁慳一族,「佢係勁慳人士,唔肯買旅遊保險,我想私下幫佢買,我自己畀錢。但屋企人覺得旅途有事發生,佢應該自己承擔後果」。
長輩為慳$200 拒買旅保
大部分人批評事主的朋友縮骨,譏諷他「捨得畀錢去旅行,又唔捨得買保險」;亦有人指「佢自己都唔緊自己條命」,認為事主毋須大費周章代朋友買保險。亦有人指既然同行,萬一對方發生意外,事主也難逃照顧朋友的責任,毋須計較一、兩百元。
80後黃小姐曾跟男友的親友去韓國,其中有長輩為慳200元而沒有買旅遊保險,出發前大家為此鬧不快。「佢話次次去旅行都唔使(買)喎,男友曾建議用公家錢幫佢買,佢堅持唔使,幸好最後無意外發生。」她又曾跟大學的同學去泰國,惟有人常借故不肯付小費,令她既尷尬又氣憤。「當地導遊及酒店服務員通常都要畀20、30蚊小費,朋友常扮唔知,最後要我同另一位輪流畀!」
可設共用基金 減錢銀爭拗
旅遊資訊網站「又飛啦!flyagain.la」網主周錦基指,跟朋友去旅行,如未有使費共識,易引起爭拗。「試過有朋友去旅行幫同行友人簽帳單,隔了一個月先找數,但匯率有變,大家就計算哪個匯率而口同鼻拗!」周認為跟朋友去旅行,宜建立共用基金,「一齊食用的便用公數,避免因錢銀傷感情」。
香港遊樂場協會資深社工溫立文說,購買旅遊保險是個人選擇,如對方認為無需要,即使代他購買也未必領情。「一起旅行是考驗朋友交情的時間,曾有人因找了不適合旅伴,玩甚麼、吃甚麼也吵一餐,回港後更從此不相往來。」他建議出發前應討論行程、使費預算等,行程設自由時間,讓興趣不同的人各取所需。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