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2017
兩弟唔願搵工 姐撐起頭家呻辛苦 (晴報)
家庭經濟擔子,人人有責。有女網民呻兩位弟弟畢業4年多,只做過數月散工便一直賦閒在家,又無給家用,整個家由她撐起,令她倍感吃力。社工指,遇到這類家用分配不均情況,宜先跟父母商量對策,獲同意後逐步調整家用。
每月給多少家用,易觸動兄弟姐妹間的神經。有家姐在討論區吐苦水,指家中兩位弟弟畢業4、5年,只做過數月散工。起初她也忍受,但她婚後家庭使費大,兩弟仍維持舊模樣,為此感氣結。帖文指,「佢哋都有責任養屋企,阿媽次次都話信埋佢哋今次……咩方法都試過,佢哋都唔會做嘢,好灰啊!」大部分網民認為事主處於被動,只能作出財政封鎖,亦有網民教路「要做就要狠,唔畀家用」。
網民:應作經濟封鎖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婚姻及家庭培育中心主任鄭靜文指,曾有30歲準新娘指20多歲弟弟有工作,但不付家用,她是家庭經濟支柱,每月將一半薪金作家用,憂婚後難長期支援原生家庭。「除了經濟壓力,準新娘亦感內疚,覺得照顧不了父母,但對弟弟卻感憤怒。」幸好她與父母商量後,逐步減少家用,協助弟弟建立責任感,要求他付部分家用。
社工:求職或遇困難
鄭表示不少準新人罕有談論婚後財政安排,「以為婚後使錢模式同以前一樣,其實多了一個家,又要照顧兩方原生家庭,使費及儲蓄有一定轉變。」她建議準新人除跟伴侶商量,也要跟父母坦白婚後對原生家庭的經濟支援或減少。
聖雅各福群會家庭及輔導服務社工余朗廷建議,事主先了解兩弟是否有求職困難。「部分年輕人想搵工,但處處碰壁,這些挫敗都會消磨其意志。」余續指,要求兩弟付家用應由父母出面。「若父母一直無異議,弟弟可能覺得『父母都未出聲,你嘈咩啫』!」因此應先跟父母溝通。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