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2020
高薪不只養廉,還養……
瘟疫來了,僅成立兩個月的一個新工會「醫管局員工陣線」忽然跳出來發起醫護界罷工。醞釀期間一直聽到鼓動罷工的文宣中有這兩個字:「OT」,有護士哭訴瘟疫期間沒OT,又拿醫護的OT跟警察的加班津貼相比。
「無OT還要我們去送死……」這類控訴真的觸動好多脆弱簡單的香港人。
OT,即是加班津貼,這兩個字母從未在我的生命中出現過,所以一聽到「無OT」,我會特別有感覺。
我一畢業就考進電視台,做得最長的一份工叫傳媒,這些領域,都是沒有OT、無最低工時的。返工時說好的一日9個鐘、一星期5天半工作,都是幻覺,「做完走得」就是這些行業的收工時間,不過工作永遠是做不完的,晚上吃一頓飯,都可能是為了應酬、為了攞料,所以我一直羨慕,那些下班就是下班的人,更羨慕超時工作一分鐘都會有加班津貼那些職業。
羨慕歸羨慕,選擇了人生路,就沒得怨。颱風下返工、年初一返工、半夜有新聞急call返工……我會自我開解:街上無人無車,這種環境開車返工真爽。
所以,回到那個OT問題,如果你是記者、是編輯,我會體會你說無OT的慘況。但說這些話的是護士,我就存疑了。據我所知,護士是一個典型「計到足」的行業,而且是有清楚計算方法的,嚴格來說,做得政府工或公營機構,沒人會待薄你,也沒人敢待薄你,一切都有例可依,我不相信「無OT」這回事。
昨天那個發起醫護罷工的「醫管局員工陣線」負責人說,他們的罷工是階段性的,第一階段,是罷工首日,會維持「颱風更」運作。
我又好奇了,甚麼是「颱風更」?因為我做了大半世工都未享受過「颱風更」,所以想好好了解一下。一查之下發現,原來醫護所謂的「颱風更」,是配有「颱風糧」的,那麼沒打風返「颱風更」,到底是出甚麼工資呢?
2017年有個調查,是比對各類工種的打風津貼,結果發現,原來護士的打風津貼最多,不論是公立醫院或私家醫院,一更打風津貼可逾千元。醫管局有為臨床不同職工設「打風糧」,按不同職級、不同工種計算,以普通護士為例,每小時按其月薪1/140計算津貼,並以每半小時起跳,簡言之,即是時薪的1.5倍。「颱風更」一般會減一半人手,更不會要求醫生全數當值。
同等學歷,一個註冊護士起薪點是32000,一個護士長是75000,一個駐院醫生是57000,一個政府政務主任是53000,一個教師是29000,一個警察是24000,一個議員助理是17000,一個記者是12000……每個人有不同選擇,每個選擇一定有你的原因,有人為錢,有人為抱負,我相信每份職業背後多少有點錢買不到滿足。但看看其他人,其實社會已待醫護不薄,高薪不單是為了養廉,還為了養責任。高薪拿了,社會需要你時,卻不願扛上責任,汗顏嗎?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