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7/04/2022

在香港品嘗烏克蘭家鄉菜式:正宗羅宋湯、煎手工薯餅、基輔炸雞扒!有一種良知叫捍衛正宗飲食文化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Photo: 由作者提供

  Ivan The Kozak菜式的優勢,是很有家鄉口味 —— 怎樣才算是家鄉口味呢?身在香港,當然是採用在香港可找到或從外地進口的食材,不可能每樣食材都由烏克蘭空運過來,尤其以現時局勢更不可能抱著不切實際的妄求,只是更重要的,是菜式的口味,均偏向簡單、簡潔、質樸、實在,調味不太濃烈亦不太商業化,雖然會有為迎合香港人市場的烹調和賣相,但很多菜式如羅宋湯、牛肉湯、薯仔餅、炸雞扒以至配菜如自家製薯片等等,都帶著踏實而不花巧的口味和質感,像是在東歐人家中吃到的家常菜餚,又像是在東歐小村裡吃到的農家食品,如果你曾到東歐旅遊或居住,會完全吃得出某種熟悉的東歐質感,跟時下為求摘星要雕龍雕鳯fusion加crossover大相逕庭。

 

  所以呢,以食味來說,Ivan The Kozak菜式是比較「襟食」,經得起時間考驗,常常吃也不會太容易感到厭膩,羅宋湯、薯仔餅、炸雞扒是可以次次都點選來吃,不像市面上某些設計花巧食品過火的菜式,吃了一回可以一年半載不再回頭。況且,Ivan The Kozak菜牌內的選項是頗多,有點像中式酒樓的菜牌,單是主菜已有11項選擇,光顧三、四次也未必能嘗盡所有菜式,跟好聽一點是「廚師發辦」、老實一點是「冇得你揀」的時下流行食肆是很不同。

 


烏克蘭香煎薯餅,手切的薯仔條做成餅狀及香煎而成,簡簡單單,卻非常好吃,而且常常吃也不生厭。

醃三文魚冷盤,是一位居港的烏克蘭人負責醃製工序,一點都不過鹹,還得以保持魚肉的鮮甜味。

三文魚子醬,一套包含多個部分,計有班㦸、三文魚子醬、熟雞蛋、酸忌廉和葱粒。

把所有元素以班㦸包裹享用,原來真的比想像中好味道,難怪很受顧客歡迎。

 

  顧客一致認為,傳統烏克蘭羅宋湯是不可不點,Ivan The Kozak的版本是以豬肉、豬骨、紅菜頭、薯仔、椰菜、甘筍、野菌、紅腰豆等為配料,湯汁色澤泛紅,湯味芳香而清鮮,加上表面的一抹酸忌廉,增添了味道的對比和跳tone。

 

  關於羅宋湯的起源,不少人都以為是俄羅斯 —— 或早已瓦解的蘇聯,近期香港人對烏克蘭多了認識,從而知道原來羅宋湯是出自烏克蘭,還得悉正宗的羅宋湯是像紅菜頭的紅色,而並非由細到大常喝的番茄橙色!感覺上,我們是被瞞騙 —— 或洗腦to be exact —— 了大半生。

 

  說到底,羅宋湯被「種族清洗」,是上世紀蘇聯建立後事,為了要塑造一套自家的大國文化,有關當局向境內不同民族蒐集飲食文化和習俗,而歸納出全新的「蘇聯菜式」,並決定貫切地於全國執行到底,成為所有叫做蘇聯人的家庭餐飲主旋律;原本是烏克蘭人的家常羅宋湯,就被改頭換面變作某種類似的湯水,還順著大國國勢向海外輸出。

 

  時至今日,蘇聯都完了,俄羅斯還是不放棄,其外交部曾在Twitter發表羅宋湯作為俄國傳統食品的推文,烏克蘭人當然氣得火熱,同時也喚起了歷史和戰爭的傷口。

 


傳統烏克蘭羅宋湯、烏茲別克牛肉湯,羅宋湯另有全素版本可選擇。

以酥皮蓋上的湯碗,其實是不是湯類食品,原來是招牌芝士焗牛脷盅。

招牌芝士焗牛脷盅,以牛脷、磨菇、芝士及磨菇醬汁焗製而成,很惹味,牛脷的口感亦剛剛好。

吃過傳統豬肉餃子和傳統芝士餃子,還是覺得豬肉餡料比較具香味,兩者都是佐以酸忌廉。

 

下一頁:炸雞不一定韓式日式也可以烏式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