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2021
【FOCUS】監管重拳終極目標 劍指取代美國秩序
教育、地產、網遊、算法……中國最高層的監管重拳接連出擊,引發行業巨頭、估值明星紛紛跌下神壇,「新經濟」神話灰飛煙滅。市場開估下一個政策準心瞄準目標之餘,看清楚北京一系列動作背後的大戰略--取代美國秩序,無疑更顯關鍵。
地緣角力升級,消費互聯網顯不合時宜
從螞蟻世紀IPO臨門倒灶,到中概股血流成河,再到「股王」股價自高位回吐近半,足見華爾街及一眾資本根本難入北京法眼。監管重拳頻出,固然是搬開房地產、教育及醫療這「三座大山」,借窗口期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再想深一層,恐跟中美冷戰重燃脫不了關係。
監管重拳頻出,恐跟中美冷戰重燃脫不了關係,背後的大戰略劍指取代美國秩序。
自拜登6月在G7峰會期間將中美之間婉轉定義為民主國家和獨裁政府的競爭,面對日益緊繃的地緣政治角力,中國消費互聯網行業的蓬勃顯得不合時宜。在線網購、遊戲課金、流量造神,乃至年輕人爭相進入互聯網公司或夢想成為網紅……都不能令國家成為科技領域的領先者。
要實現2049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搶佔從人工智能到量子計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制高點,削弱美國借資本、技術等遏制中國發展的影響力,進而取代美國秩序,才是大戰略。
美歐同祭產業政策,智能製造成主戰場
變局之下,即使在休閒、消費取代工業、國防成為「科技」代名詞的美國(如FANNG),一直受西方詬病的產業政策同捲土重來。國會山6月通過以520億美元用於半導體研發的一項直接行業補貼,為史上首次;歐盟亦提出到2030年前將自身的半導體生產能力和市場份額提高一倍,投入或達200億歐元。
而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近日再指,技術性中小企業要以「專精特新」為方向,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者「配套專家」,尤其是以生產零部件、設備以及材料為主的製造業上游核心技術環節。
當生存和自強壓倒娛樂和便利,重心從智能消費到智能製造的行業大洗牌才剛剛開始,而過往以平台流量、網絡效應獲得高溢價,而非實際生產力增值的公司,會否從山腰跌回山腳?耐人尋味。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