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5/2022
大國的統一與分裂
資深的讀者應該記得,2005年12月香港曾出現過一起大型騷動,這是自1967年以來的首次。事緣大批韓農湧來香港,抗議在會展中心開會的世貿組織對他們的損害。他們在港又表演跳海,又衝擊警察的盾牌陣,對2019年的黑暴頗有啟發作用。
在韓農鬧事期間,香港國際記者雲集,有一位奧地利的記者突然跑到我辦公室訪問。他訪問的主題使我十分驚訝,他想知道中國在甚麼時候會分裂成多個小國。我的驚訝是這位資深記者顯然完全相信中國快將分裂,我對此判斷大不以為然,因我沒有看到任何蛛絲馬跡。這次「訪問」也許不會被刊出,又或許他的來意是要刺探香港會否從中國獨立出去。
中華大地 大一統時間居多
我事後想想,為何這次訪問中我與該記者似有重大的文化及歷史隔閡。縱觀歷史,自羅馬帝國衰亡後,大半個歐洲都碎片化為多個中型與小型國度。19世紀德國及意大利各自的統一,使到國家數量減少了一些,但蘇聯解體及南斯拉夫被肢解後,國家的數目又再大幅上升,現時有40多個國家,具體數目則要視乎某些國家是否被承認。該記者在此種環境下生活,對國家統一視為異數,並不稀奇。
反觀在華人社會,讀過歷史的都知道,自秦統一天下,度量衡制度劃一,又設立沿用了2000多年的郡縣制以作官僚管治架構的核心,中國雖也有經歷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分裂狀態,但終歸大一統的時間居多。中國當今國勢強盛,統一台灣的意志堅定,港獨已是癡人說夢,只能蒙騙廢青,西方世界某些人希望中國分崩離析的「願景」,只是存於幻想之中。
(黃燕明攝)
上面所說文化歷史的不同尚未能解答一個更基本問題︰從國家與人民的利益出發,究竟是統一好還是分裂好?認同小國寡民才是理想狀態的人,可以指出,不同地區的人民有文化、利益、宗教及歷史的衝突,把他們硬拉在一起,遵守相同的法律及選出同一個人做領導人,徒自製造無休止的內部衝突,大家不服大家,人民自由也可能受損。這種說法不用全盤否定,但把有衝突的人民分放在不同的國家,問題便解決,他們便不打仗嗎?有人統計過,在歐洲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數目遠超過在中華大地之上出現過的戰爭。
中央權力大增 美國始富強
我們亦可以成敗論英雄。當今世界3大經濟板塊是美國、中國與歐盟,過去還有未解體前的蘇聯。這些國家或同盟之所以可在國際上有最高的影響力,與她們的規模大小有莫大的關係。我們再看看歷史,便可更清楚。
美國在立國之初本有13個州,雖有所謂的聯邦政府,但她們之間的關係疏離,只有一份5頁紙的《邦聯條例》把她們拉在一起。這條例是美國立國的依據,但其實當時中央政府並無實權,既不可自行徵兵,對關稅也沒有話事權,總統有如周天子一樣,各路諸侯可以不理會他。當時英國與美國打貿易戰,以懲誡美國的不聽話,但美國中央政府卻是無法統一各州各自為政的貿易政策,十分被動。1783年美國從獨立戰爭中走出來,中央及州政府都財困連年,弱不禁風,中央政府無法抽稅,只能靠各州進貢。但其時州政府及中央政府都欠下巨債。
美國解決的辦法是在1789年出了一份《憲法》,中央權力大增,但州政府為何肯聽中央指點江山?當時的幾位開國之父,或稱為「聯邦人」的有識之士,想出了一條絕橋,便是聯邦政府答應為各州政府包底,替她們還清債務,當然這需要接受《憲法》中容許的中央政府有徵稅權。各州受到引誘,終於同意接受新撰就的《憲法》,美國便真正統一起來,其後國勢發展銳不可擋。到了1840年,聯邦政府放棄了替州政府財政包底的承諾,但這時聯邦政府力量已壯大了,州政府反對也無效。
歐盟關係鬆散 礙經濟發展
歐洲如何面對分裂帶來的問題?歐盟成立後所倚靠的方法是有統一貨幣,各國人民可自由到各成員國居住及工作,恍如在同一個國家,歐洲的國際影響力也就加強了。但歐盟有一重大缺陷,便是各成員國政府財政獨立,你用你的錢,你發你的債,與我無關。這樣一來,各國便又無法真正綁在一起,實力便始終處在美國之下,加上美國主導北約的軍隊,歐盟也只是聽命於人。
中國若非統一的大國,有無今天的國際地位及經濟發展?恐怕不會。舉幾個例子,歐洲一早已有高鐵,但發展程度比中國差遠了。究其原因,是火車從一國到另一國所涉及的班次票價,都是主權國話事,跨國坐火車十分麻煩,中國便無此問題。中國之能發展出世界最齊全的工業生產鏈,與其各省市都在同一的大市場可各自分工有莫大關係。歐盟成員國間雖無關稅,但各國利益不同,總是達不到中國生產鏈的發展程度。
由此看來,在國家競爭中,統一的大國實佔有重要的優勢。中國政府深明此理,對維持統一打擊分裂,不會手軟。支持分裂的會被視為漢奸。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