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8/07/2020

台灣人如何看待香港移民?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姚超文

    姚超文

    香港出生,到台灣升學後落地生根,如今在台灣居住的時間已經超過在香港生活的時間。擔任傳媒工作,長期觀察並融入當地社會,是一個應該很有資格被稱作台灣通的香港人。


    台灣熱話

    本欄每周二更新

  香港人移民台灣數字不斷創新高,根據台灣的內政部移民署最新數字,今年上半年,共有3883名香港人移民到台灣(居留計可+定居許可),比去年同期的2069人增加百分之88。

  

上半年港人申請移民台灣人數創新高。

 

  不過,綠營民調機構調查顯示,有百分之50.5的民眾,反對當局保護並歡迎香港人來台灣。隨著資源遭到擠壓的效應浮現,台灣政府歡迎港人的友善態度,能夠維持到甚麼時候值得擔憂。詭異的是,同樣一個民調,卻被某些香港媒體用另一個角度解讀,強調有高達百分之41.5的台灣民眾歡迎港人移民,卻對過半台灣人持反對立場這點避而不談。

 

  最近接觸不少支持香港反修例事件的台灣年輕人,發現他們對港人來台的態度,看法也非常分歧。當中部分學生認為,基於人道精神應接納港人,但怕當中混雜假香港人,大批來台破壞社會安寧。更有反對者認為不值得同情,尤其是支持台獨的年輕人,認為香港人始終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很多作為目的是想中國大陸更好。而這些人認為自己是另一個種族的「台灣人」,和華人無關,目標是追求獨立。雖然之前聲援香港反修例,但出發點是希望中國大陸更亂,有利他們推動獨立。

 

  就連逃亡到台灣的年輕人,以及透過正常渠道申請定居的港人,住了一段時間,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想法,就是覺得台灣民眾漸漸會把來台港人,看成類似當年開放政策後,前往香港的大陸人。

 

  以反修例來台的港人來說,他們每月接受人權團體兩萬多元新台幣的援助,當中不少學生向家長反映不夠用,又收到香港的援助,一個月能花超過四、五萬台幣,遠超過當地年輕人的正常收人,這批「豪客」的行為引起同年齡層側目。

 

  至於以投資移民方式來台的,開始買樓投資,在台灣人眼中,和部分港人口中批評的大陸人沒有甚麼差別。

  

  去年以來到台灣的有少數是以升學方式留下來,回顧台灣當局對外來學生的政策,也是一個定時炸彈。

 

  1960年代開始台灣採取歡迎僑生來台政策,1970年代大學頂尖學系幾乎有半班是僑生,僑生當中又以香港學生佔多數。但李登輝上台之後,受到學生家長要求將大學好的學系留給台灣人的選票壓力之後,逐步收緊僑生政策,並取消僑生來台入學立即取得身分證定居資格的優惠,畢業後強制離台。近年台灣出生率降低,大學學位過剩,港澳學生變成另類工具,用來支撐後段大學空位,促進當地「教育經濟發展」,能進台大醫學院、電機等頂尖學系名額並不多。

 

  最現實問題是這批年輕人畢業後要留在台灣工作,其中一個條件,是必須獲得月薪台幣4萬8千元,以今年大學畢業生平均2萬8千多台幣來看,要留下來有一定難度。

 

香港年輕人在台灣大學畢業後,想留下來工作取得居留權並不容易。

 

  至於以投資方式來台港人,也要調整適應當地生活的心態。就飲食來講,台灣雖然是海島,但要和香港一樣找一條游水海鮮真的不容易。正宗廣東菜和高水準飲茶並不普遍,不然就是價位高昂。

 

  子女入學要和台灣家長及同學打成一遍,也要付出相當心力。台灣學校有所謂的愛心家長制度,家長要去做義工、說故事、幫忙辦活動、輪流擔任路口維護交通安全的導護等等。總之港台兩地民情有不小差異,能否適應並融入社會端看個人努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