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2022
伊拉克內亂沒盡頭,戰爭遺害世人警惕
早前伊拉克再爆發衝突,儼如內戰,起因是:什葉派教士薩德爾宣布退出政壇,抗議各黨派遲遲未能協商組成政府,卻引發大批支持者上街抗議,當中不乏武裝分子,造成令人驚嚇的血腥場面,死傷枕藉。伊拉克的動盪政局,由美國於零三年入侵伊拉克開始,從未停止過。特別在中東地區,戰爭打開宗教派系分裂仇恨之門,難以平息。
正當美國撤出阿富汗一周年的此刻,我們不禁問,駐守伊拉克的美軍又如何?原來他們亦已悄悄撤離,只剩下2500名美軍負責訓練當地安全部門人員而已。如果說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是失敗的話,那他們以戰爭手段強行改造伊拉克何嘗不是一團糟?!
可是,美國似乎未有從中汲取教訓,現在依然在別處挑起干戈。俄烏戰爭是殘酷寫照,而與我們最貼身的當然是台海危機,美國難辭其咎。不過,我們也應有所警愓,不要掉入互相殘殺的陷阱。
就看伊拉克吧。從歷史上看,伊拉克亦曾享有過穩定富足的日子。事實上,阿拉伯地區在出現民族國家之前,以部落和宗教派系劃分權力範圍,奈何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一戰後以強權方式把阿拉伯地區分割成多個國家,打破了該地區的勢力平衡,令到各派系出現矛盾以至混戰。
(iStock)
阿拉伯的社會復興黨可說是第一個政治組織企圖統一及團結阿拉伯世界,他們認為阿拉伯世界才是一個「國家」,在這個國家概念下,其他國家只不過是一個「區域」。熱中於推行這種泛阿拉伯主義的敘利亞和伊拉克,在1960年代與埃及同時積極推行社會主義,共同投靠蘇聯,抗議英、美只一味地支持以色列。可是,這無法不引來西方列強的干預。
結果大阿拉伯夢想流產。不過,伊拉克社會復興黨仍雄心勃勃,在1968年中發動了一場不流血政變,推舉巴克爾全面接管權力。巴克爾時代的伊拉克,對不少年長的伊拉克人來說是一個美好的時期。巴克爾也是值得懷念的,他為美好的1970年代帶來穩定與富足。
巴克爾政府與伊朗政府於1975年共同努力解決邊境的分歧,沒有了邊境衝突,伊朗答應不再資助伊拉克境內的庫德族對抗政府,而巴克爾也給庫德族人更多自治,庫德語成為官方語言之一,伊拉克北部出現庫德吉斯坦自治區,伊拉克境內的主要民族糾紛因而出現了和解希望。
內外得以安定後,巴克爾政府專心發展石油工業,伊拉克經濟達至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人民享有石油帶來的財富成果,那是伊拉克自1932年獨立後,在1958年推翻封建王朝、正式成立共和國以來,最國泰民安的黃金時期。
1979年,伊朗發起伊斯蘭革命,薩達姆也同時迅速竄起,他隨即推翻了巴克爾,同時也推翻巴克爾與伊朗簽訂的邊境協議,並對國土境內的什葉派更加懷疑,認為他們都是伊朗什葉派的代理人,遂在1980年揮軍侵佔伊朗500公里長的邊境後,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正式爆發。
這是疆土之戰?民族之戰?宗教之戰?還是大國利益之戰?
當時薩達姆在美國眼中,正好是打擊他們深深恐懼的伊斯蘭革命領袖霍梅尼最佳人選,美國遂向伊拉克輸出大量武器。其他阿拉伯國家也支持薩達姆,唯獨敘利亞靠向伊朗。自此,中東地區亂作一團,伊拉克更是陷入教派仇恨之中。
當兩伊這場極為血腥而持久的戰爭結束後,又有美國因薩達姆吞佔科威特而發動的第一次波斯灣戰爭,跟著是美國帶領聯合國對伊拉克進行制裁超過10年之久,國家和人民已經不堪一擊,再來一場03年美國先發制人的反恐戰,其殺傷力可想而知。
美國的佔領也令到伊拉克民族主義高漲,而戰爭把伊拉克政局重新洗牌亦使得伊朗乘虛而入,伊拉克的什葉派出現分裂,本土民族主義的什葉派聲言要抵抗美國和伊朗的外來者,親伊朗的什葉派則借助伊朗奪權。無論本土的或是親伊朗的什葉派,都各自建立強大的民兵隊伍,再加上和遜尼派的混戰,可想而知,伊拉克的政治局面是如何艱難。
本土民族主義者的什葉派教士薩德爾便早在美國佔領乘勢而起,美國曾要追殺他,但他擁有龐大的支持者,一直批評貪腐政權,要求政治改革,最後他踏進政壇,他所創建的蕯德爾運動黨在去年10月大選贏取最多議席,卻未過國會半數,得要組織聯合政府。可是,從戰爭中催生的各派系只有仇恨,互不包容,令美式民主在伊拉克變得可笑。但,誰之過?這足以讓世人好好反省。
【你點睇?】政府擬立法規定所有的士須於車內安裝攝錄設備,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