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20
【民間保育】重現本土曬鹽工藝!由行外人到鹽職人:只想保存鹽田梓風土文化!
製鹽的人也是「鹽」:保存本土文化!
鹽既可以用來調味,還有防腐、防變質的作用。編者忽發奇想,製鹽的人其實也是「鹽」,只是他要保存的不是食品,而是鹽田梓的歷史和文化,不讓它被遺忘或被消失。
眼見鹽場以外,村內四處都是破破落落的房子,有些還被樹根重重包圍,未到晚上已覺幽森得猶如鬼屋。「這些村屋都是由原居民擁有,也要由他們去保護和復修,我們這些外來人相當難插手去做。」所以David希望能盡自己的少少力量去帶動村內人,透過重新感受昔日鹽田梓的風土人情,再次珍視自己的家。「終有一日,我們這些外來人都會離開。我們離開後,還有誰能接手做這些還原歷史的工作?我當然是希望原居民去做!我更希望,上了年紀的原居民可以帶動年青一輩多回來關顧自己的地方!」
Read More:【民間保育】從舊物考究歷史!本土收藏家:香港人選擇放棄用實體文具!
Read More:【有糭生活】隱藏屋邨的上海糭名店!第三代傳人:我們在賣70年前的味道!
鹽田梓四處都是破破落落的房子,有些還被樹根重重包圍。
走近其中一間房子,往內張望,只見裏面都是家具殘骸或建築廢料。
不過他也明白這工作很困難,畢竟年青一輩對鹽田梓並無回憶,遑論家的情感!David說:「人對一個地方有多熟悉,就能產生多大的歸屬感。如果一個地方已經完全變了樣,你不再認識它,歸屬感就不容易建立起來。」乍聽起來,這話甚令人憂傷;猶幸他隨即補充說:「慶幸大財團還沒有插手這裏,要不然村屋變大廈、泥路變石階路、鹽田變公園……」David更順勢為編者上了一課「發展與保育」,他問道:「發展和保育其實是可以並存的。為何當我們想要發展時,第一時間就想著要安裝玻璃幕牆、安裝冷氣?為甚麼不先思考一下,以前的人是怎樣生活?為甚麼完全摒棄以前的一套生活模式?」
不過編者更好奇的是,除了兼職員工阿淳之外,還有多少人會回應David的「召喚」?他看見的是,願意踏足鹽田梓的原居民比以前多了,而且還多了一班對鹽場感興趣的外來訪客呢!「每個來參觀鹽場或參加海鹽工作坊的人,我在活動尾聲都會和他們總結一下當天的見聞,希望他們能學會珍惜和尊重。」此時,David再次「Chok」出一個認真 mode說:「雖然鹽並不是高價值的物品,但每一粒都是很多人辛勞而來的成果,值得被大家珍惜。製鹽要講求天時、地利、人和長時間配合,所以我希望所有用鹽的人都能尊重大自然,尊重歷史,也尊重所有造鹽人的辛勞。」
「鹽很有價值。以前的人直頭把鹽當錢,用來發放工資,salary一字正是用『sal-』(鹽Salt)為字根。」David說。
鹽田梓鹽場導賞團
日期:逢星期六及日
時間:11:30am/2:30pm
毋須報名,免費開放(不是乘搭鹽田梓街渡的遊客,需另付20元保育費用。)
詳情可到鹽田梓鹽光保育中心網站了解。
如果想深入了解鹽工的工作日常/鹽知識/鹽場的資訊,可留意「三粒鹽記」facebook及instagram。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