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3/09/2013

不可多得的人才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潘少權

    潘少權

    資深傳媒人,為香港免費報章《晴報》創刊總編輯;曾擔任美國《讀者文摘》亞洲區中文版總編輯,負責香港、內地、台灣和東南亞出版工作。此前,在職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時為《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兼任經濟日報出版社副社長,並主編《ezone》和《置業家居》等雜誌。他又是多本暢銷書,如《九七日誌之當年今日》、《駕車郊遊指南》、《百年智慧•管理經典》、《一分鐘管理》的作者。曾在中資、華資、歐資和美資公司工作,閑時外遊,喜歡讀書。

    辦公室政治

    本欄每周一更新

  「潘生我走了。不過我想講,真的很多謝你,這兩年你真的教了我很多東西。」一個新人向我辭職。說她是新人有點不對,因為她大學畢業後便進入我們公司,工作了兩年,怎說都不可以算是新人,但在我眼中,她還是與新同事無異。

 

  她是我同事直接聘請的。第一天上班時,才由同事帶來介紹給我認識,她不像一般初出茅廬的新人般羞怯,不停點頭,反而充滿笑容和自信。之後我陸續聽到她直屬上司稱讚她,說她有創意,勤力之餘,對任何一件交給她的工作都做得比想像中好。

 

  所謂比想像中好,是以一個新人的標準來說,她的表現超乎預期,可以媲美做了四、五年的同事。到了三個月試用期完畢時,同事對她的評核寫得很好,給她的加薪建議比公司規定的高。我簽批後不久,她直接來找我。

 

  「潘生,你覺得我的表現怎樣?」她的語氣很平和,但眼神卻很銳利。我坦白跟她說:「我從同事口中聽到他們對你的評價很高,認為你能力高,又有責任心。」

 

  「那麼你認為一個這樣的同事是否公司最想請到的呢?」她語帶挑戰。

 

  我笑說:「你不如直接說你想說的話吧!」

 

  她不用說下去我也猜到她心裏在想甚麼,就是加人工吧。她說了出來,認為既然公司都認同她的能力,但加給她的人工卻不反映這一點。

 

  我說,讓我先看看她的個人檔案再說。我翻看她的入職人工,已經比公司給予剛畢業大學生的高百分之十,理由是她的學業成績上佳(一級榮譽學位),教授寫的推薦又很好,再加上面試表現很好,筆試又拿高分。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一個學歷優良、能力上佳、態度一流的新人,究竟用甚麼來留住她?

 

  她做滿三個月時,直屬上司的加薪建議超過10%,加上入職時已比其他新人的起薪點多10%,以新人的標準來說,她畢業三個月後,已比平均人工高出差不多25%。

 

  再次約見她時,她的直屬上司也在場,我說:「以新人的標準來說,你是超班的,我們亦已在你入職和試用期滿時作了相應的調整,你應該見到我們的誠意。」話仍未說完,她已搶著說:「但是……」

 

  我立刻打斷她,笑著說:「唏,我還未說完啊!」

 

  我這樣做是「教」她尊重別人的說話空間和時間,況且我不用聽她說也猜到她想說甚麼,而她要表達的內容,我之後的話亦會作出解答。

 

  「你是人才,亦是公司最希望羅致的。我們願意給你一個加幅。不過……」我賣一點關子,先不說下去,只遞給她一個信封,並示意她打開。

 

  那是一封正式公函,表示公司對她的試用期表現感到滿意,將會把她轉職為正式員工,轉正後的人工是多少。她拆開信封,讀了一會,立即笑逐顏開。

 

  要留住一個員工有很多方法,用名、用利、用感情、用成功感,不一而足,但對一批新人來說,錢卻是最實際的,因為她的收入即時比她的同學多了一大截。

 

  「不過,你要接受一個先決條件,而且還要在指定時間內做到,否則……」

 

  她有點困惑的看著我。(待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