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1/06/2015

不給自己一個機會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潘少權

    潘少權

    資深傳媒人,為香港免費報章《晴報》創刊總編輯;曾擔任美國《讀者文摘》亞洲區中文版總編輯,負責香港、內地、台灣和東南亞出版工作。此前,在職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時為《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兼任經濟日報出版社副社長,並主編《ezone》和《置業家居》等雜誌。他又是多本暢銷書,如《九七日誌之當年今日》、《駕車郊遊指南》、《百年智慧•管理經典》、《一分鐘管理》的作者。曾在中資、華資、歐資和美資公司工作,閑時外遊,喜歡讀書。

    辦公室政治

    本欄每周一更新

  「潘先生,我和他於同一間大學畢業,同一年進公司,又在同一個部門工作,為甚麼他已經升職兩年?我卻……」當年部門裏有一位同事,是個自命不凡的人,他和同學一起進我的舊公司工作,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兩年下來,誰較優秀已經表露無遺。

 

  「兩年前我不是跟你說過嗎?」我說。

 

  「你說過我仍有機會嘛!可是這兩年你仍沒有給我機會!」

 

  「不是我或公司不給你機會,而是你不給自己一個機會。」

 

  他有點疑惑的看著我。

 

  他的潛質優厚,卻自視過高,不願意做一些看來不起眼的工夫。開會時,一副懶懶閒的樣子,不願意聽其他同事的意見,甚至有點看不起別人的態度。

 

  無疑他是有才華有能力的,但我的觀察是他「太錫身」、不肯拼搏又不願意蝕底,因而失去很多機會。

 

  例如有個項目要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做些基本調查,表面上並不是些賺大錢的項目,他便嗤之以鼻。可是這些看似無甚發揮機會的項目,若主事人做好基本功,又願意多花心思去設計和包裝的話,說不定可以是暢銷產品。

 

  又例如簡單到要加班趕計劃書,他不是說家裏有事,便是說要去上課;如果迫不得已的話,便有點馬虎了事。他的實際表現和他實際能力有很明顯的差距,這反映了他工作態度不甚積極。

 

  辦公室內有不少這類的人,他們說等待一個機會,其實他們應該自己尋找機會,甚至是自行創造機會。

 

  他們雖然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但性格決定命運,他的同學能力和才華都不及他,但就是肯學、肯捱、肯蝕底,對這種下屬,每個上司都願意給他機會。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