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23
農業工業化
繼宣布不再延續黑海糧食出口協議後,俄羅斯即對烏克蘭位於黑海的重要貿易港敖德薩(Odesa)發動導彈攻擊,破壞了港口的基礎設施。全球糧荒再響警號,估計將有數以億計民眾瀕臨飢餓。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須看GDP,但若老百姓的溫飽問題未得到解決,空談GDP都是嘥氣。疫情以來,中國在溫「飽」這問題上,做了份怎樣的答卷?
為甚麼要鎖定中國在「疫情以來」回應溫飽問題上的表現?那就須從2020年11月,中國宣布800多個貧困縣全部脫貧說起,那是歷史上首次讓中國所有人都能溫飽,而2020年正是新冠病毒在內地肆虐期間。
中國的「溫飽」問題就是中國人穿衣和吃飯的問題。目前中國糧食的自給率雖達70%,但今時俄烏戰爭再導致全球糧食危機,中國更需要在這個千百年來的問題上,提出更多富創意的解決方案,才可一石二鳥:既讓民眾繼續吃得「飽」,同時讓GDP也有進帳。
提升農業增加值
中國的工業增加值(約佔中國GDP三成)近年一直高踞世界首位(表)。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5.6%,較預期增10.9%為低,雖比3月份升1.7%,但按月則下降了0.47%;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3.5%,符合預期,按月也增長了0.63%;6月則按年增長了4.4%(圖)。
這些數據一兩個月份的高低起跌,原本也不影響中國工業增加值的整體趨勢,但有些分析員卻總覺得工業增加值的數據低了,甚或較預期低了,對國家經濟來說,都是「大件事」。筆者則想,如果國家農業在GDP的增加值得以迅速提高,尤其是在應對全球糧荒的前提下,更顯得極其重要。
自20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後,各國經濟重點進一步放在工業製造的領域上,反而忘了人有逾2萬年「以農穩糧」的歷史。全球工業化以後,農業和農民的地位被大大貶低,但在中國傳統觀念裏,「農」還在工、商之上。今時中國有8億農民,如能將超過人口一半的農民變成可以有GDP價值和生產力的人,是國家經濟的一大挑戰。
改善土質3例子
中國有18萬億畝農地,這18萬億畝是國家農業的紅線,即不可以改變其農業用途,不可逾越的底線;另有15萬億畝沙漠化的鹽鹼地,那是乾旱、缺水,不適宜種植的土地。千百年來,中國普遍農民仍是那麼窮,主因是可供耕作的農地少,農民獲分配到的耕地也不多,如果能完全利用這些鹽鹼地,可供種植的農地便得以增逾八成(83.3%)。幾十年來,中國的農業學科研人員,一直埋頭苦幹於此,以下是其中3個例子:
一、中國首創「無水種植」技術,成為沙漠剋星,令到2萬畝沙漠變成綠洲。當技術甫公開,中東國家驚為天人,紛紛搶購技術;
二、中國科學家發現「吃鹽植物」,在鹽鹼地遍植這類植物便可短期內改良土壤,而改良1,000畝鹽鹼地土質,成本只3萬元(人民幣.下同),每畝成本僅30元!新疆有10億畝鹽鹼地,或可望從此改善土質,可供種植;
三、農民種植1萬畝櫻桃樹,以櫻桃樹防土地沙漠化,從而成功脫貧。由於櫻桃樹有「治沙」的特性,令到沙漠倒退500公里,每年可令農民增加收入5000萬元!
端穩飯碗在己手
以上只是中國的農業科研人員眾多研究成果的其中3個,如果國家能廣泛推廣這些技術和經驗,便可善用那15萬億畝的土地,糧食產量便得以提升,亦可使到農民成為「有GDP價值」的人。所謂「有GDP價值」,不是農民自耕自食,個人自給自足的生產與生活模式,而是配合善用土地,配合創新技術,使產量達到可市場化,增加農業產出的經濟活動。就正如自己洗衣服不會有助GDP增長,但把髒衣服交洗衣店代勞就有助GDP的道理一樣。
先進國家如美國,初以工業化驅動經濟增長,現更以債務驅動經濟;近年先進國家的經濟引擎又標榜創科。筆者認為,AI更大機會令更多人失業,對GDP的裨益有待觀察。而俄烏戰爭引發的糧食危機,正好讓我們回歸基本:我們可以沒有手機、沒有汽車,但不可以沒有蕃薯,惟有把飯碗穩端在自己手,才不會受別國控制。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控制糧食,便可控制世界。中國在糧食上不想被人控制,農業就必須進行工業化、科技化。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