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3
匆忙賣樓故事
近日聽到一個朋友的朋友的故事,當事人因一些家庭計劃,一年多時間便蝕掉七位數字。這裏把故事分享一下,看看大家身邊朋友有否類似經驗。
話說當事人於約一年前,以近700萬元買入一個單位,當時買入原因相信是第二位小朋友出世,希望換入更大單位。買入單位後,隨即花了約30萬元裝修及添置全屋傢俬電器,全家搬家完成。
直到近期,當事人突然決定要出售物業,標價約600萬元放盤,此價比起一年多前的買入價足足低了100萬元。放盤原因是當事人打算舉家移民,於是急急低價求售,放出一個「移民盤」。
留意該屋苑近日成交,同類單位的成交價未能達到這口價,若要速成,可能要把放賣價再壓低30萬元,甚至50萬元。一來一回,當事人這次買樓、裝修再賣樓,加上搬屋成本、手續費、律師費、稅項等,一年多時間,足足蝕掉近200萬元。
在現時的市道放賣物業,須大幅降價才可獲青睞。(iStock)
200萬元,對很多打工仔來說,不能說是小數目,若能好好運用,足以大大改善生活,又或者找來不少投資回報。不知多少年輕人期待這筆資金一圓上車夢,偏偏當事人作了相對草率的物業買賣決定,火速蝕掉,相當可惜。
從投資理財角度看,這個案有值得檢討的地方。首先,當事人對這些人生大事的決定有點草率。香港自2019年至今,由社會事件到疫情完結,不少人已對移民有個概念,不少正在計劃中,甚至更實行了。一年前才剛置業並裝修好,證明本來未有移民打算,但卻突然決定移民,這種朝三暮四的思維,造成這近200萬元的損失。
另外,從朋友消息得知,當事人突然想移民的主因是小朋友小一開學後,發覺跟不上功課,讀得頗辛苦,而當事人本身英國也有親戚朋友,知道那邊的讀書生活較香港好,所以上學後一個多月便有移民英國的打算。家長愛錫小朋友,人之常情。
但此時此刻的決定有點奇怪,第一,入學前,對所入讀的學校情況並不知情嗎?第二,只是一個多月時間就認定不能適應,會否太急進?身邊朋友多年前小女剛入小學時亦面對差不多的問題,事隔兩年也適應得很好;第三,小朋友面對困難,應該選擇試煉還是逃避呢?做家長應懂的;第四,除移民外,還有別的方法,例如轉校或入讀國際學校,尤其今天到處都收生不足。
至寫稿時,當事人這個賣樓移民動作還未完成,突然有賣樓需要時遇上樓價不斷下跌,感覺一定不好受。當然,每個人有權選擇自己家庭生活,在此只借個案檢視一下,好讓自己他日有何人生決定時多個參考。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