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2022
郊野公園邊陲綠化地,為何不建樓解決民生?
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房屋問題!「要解放的其實不是土地!是人心!」
前文分享,為私樓、居屋和公屋第二市場做好「供求管理」的確可令市場放盤量大增數以萬計的短期供應,樓市還有甚麼板塊可以增加短期供應呢?
當然,我們可以再用前特首梁振英競選時的概念:將五年後才能推出的供應提早到三年後就推出、將原本三年後推出的土地提早到兩年、將兩年後推出的供應提早到一年後推出!(大意)對!用管理和效率可以解決一定程度問題,但必然地我們應增加一些三年後可以推出的新土地供應!有了供應新血,原本發展中的土地就可以大量去追求提早推出,成為短期供應!
因此,我同意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等綠化地,一些近公路、相對容易配合水電又環保價值低的綠化地,為何不建樓解決民生?很明顯是被少數人的主觀想法騎劫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資料圖片)
「起樓等於破壞環保」這種說法不合邏輯,很荒謬!
社會資源必定是有限的,我們追求的應是如何令兩者得到平衡!及如何將效益發揮到最高。
很多地方譬如倫敦的巴斯(Bath),加拿大維多利亞市,及新加坡等也是既環保,又是不少人聚居的地方!
其實環保是一個管理的議題,發展不等於破壞環境質素,環保規劃做得好,甚至可以改善環境質素和提升環保水平。
小市民會擔心:如何防止環保會否被異見人士利用成為反政府的手段?或者如何防止環保會成為既得利益者阻止增加土地的黑手?近年的環保組織已經是環保霸權了!我認為,若「反造地者」的意見有機會影響一個供應計劃的話,有關論者同時必須申報他和已發展計劃的利益衝突及實益權益!
社會要進步,環保更必須進步向前行,正正因為環保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們更要確定方法正確,防止環保被錯誤的概念盤踞,才可以保持足夠供應之餘有更好的居住生活。「解決到綠色土地等同解決不了人心」,這個錯誤心態仍然會根深蒂固地阻礙香港的房屋發展。
今屆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出:「『多元發展,拓居住空間』,就包括全面審視現時佔地逾1.6萬公頃的『綠化地帶』,及佔地約1600公頃的「棕地」,積極探討包括用作安老院舍、住宅等不同發展的可行方案。」我對此是非常同意的!
(文章原題為「短期解決土地房屋問題建議(三)」)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