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1/07/2013

央行政策行為正常化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央行今年特別忙。

 

  為抑制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各國央行於2009年先後推出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將利率水平拉低至接近於零,將流動性擴張到前所未有的規模。一輪急救式QE之後,貨幣當局又根據本國的需要,加推QE加強版,以期刺激經濟,紓緩市場情緒。全球範圍內極端的貨幣環境,在央行歷史上必將佔有一個章節。

 

  事隔五年後,隨著美國經濟步出衰退和中國經濟需要去槓桿,貨幣政策的拐點於2013年浮現。伯南克給出了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的時間表與路線圖,德拉吉強調經濟的最壞時間已經過去,周小川則在SHIBOR市場「教訓」過激貸款的銀行。一時間,利率上揚,國債受壓,金融資產價格身處風雨縹緲中。

 

  各國央行在退出QE上與市場的溝通,可以用不合格來打分。伯南克在五月國會聽證會上透露退出QE意向後,接近數個星期消失於公共視線,聽任債市暴跌。中國資金市場出現恐慌,隔夜拆息由2.45%飆升至15%,中國人民銀行竟然沒有公開作出任何官方聲明。日本銀行黑田在電視採訪中一句「經濟改善了,利率自然上升」,讓日債日股跌足四個星期。無論是不經意所為還是刻意安排,央行與市場以這樣的方式互動,在近十幾年已經變得極為罕見了。市場無法正確領會央行的政策意圖,市場波動必然大,黑天鵝風險也就應運而生。


 
  最近央行舉動的另一個變化,是貨幣政策出現個別發展的傾向。金融危機以來,美中歐日的貨幣政策趨同,單邊式的流動性釋放和超低的利率環境成為一致的政策目標,而且彼此之間政策聯動性強,甚至出現過連手干預。不過今年隨著美國經濟改善,聯儲退出QE被提上議事日程,而中國央行也開始著手清理金融領域的過度槓桿和道德風險。相對於美中的轉向,歐洲央行一改過往風格,明確表示歐洲離收水還有很長的日子,努力地安撫市場對歐洲退出的焦慮。由於復甦前景、槓桿環境和資金流向上的分化,各國的貨幣政策在今年明顯脫鉤,央行政策的同步周期已告終結。貨幣政策各行其是,本是正常時期的正常舉動,不過對一個已經將單邊貨幣政策當成常態的市場,需要時間來適應。這個對今後的匯市走向、資金流向,甚至風險分佈均會造成新的變數。

 

  全球的貨幣政策已開始回歸正常,其過程卻可能為市場帶來「異常」的波動。政策不確定性在上升,風險資產面臨重新洗牌,風險分佈面臨重新洗牌,資金流向也面臨重新洗牌。

 

  本文原載於今周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