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2015
自由行之死
自由行已死。這個在過去十一年中支撐香港經濟的一個主要增長引擎,預計會出現持續的負增長,對香港旅遊業、零售業、低端就業均構成衝擊。
柴靜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於中國內地引起了全民關注,但是在互聯網上只火了三天就被封殺;取而代之的是鋪天蓋地的香港反水貨運動視頻,內地老人、孩子遭到謾罵、襲擊的畫面傳遍全中國。筆者無意對反水貨運動作道德評價,但是今日社會媒體對消費傾向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
其實,自由行疲態去年就已經顯現。香港適合內地大眾遊客的景點有限,一般人來過一次之後,只有購物能夠提起他們再次光臨的興趣。然而,香港租金高昂,零關稅的優勢早已被高租金所吞噬;部分從業員不敬業的表現,也廣為人所詬病。筆者朋友中幾乎不見來香港購物的了,買機票去巴黎、米蘭shopping,要比在香港血拼更合算,選擇更多,購物體驗更愉快。
港元匯率競爭力跑輸局面才剛剛開始
港幣聯繫匯率,令香港匯率隨著美元暴漲。如今去日本、歐洲,相較來香港起碼便宜三成,於是去東京搶購電飯煲的多了,來香港吃餛飩麵的少了。筆者認為,從美國經濟復甦、聯儲加息在即看,美元強勢至少還會持續幾年,香港在匯率競爭力中輸在起跑線上的局面才剛剛開始。
內地在港消費中,有相當一部分集中在首飾、鐘錶領域,其中不少與公費消費甚至腐敗有關。隨著反腐敗進一步深入並趨常態化,沒有人再會一次過買100隻勞力士送人、買100條Hermes領帶給員工當福利,更不會有人再敢刷卡買鑽石後又退貨來洗錢了。這種畸形消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其實內地在港消費,早已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購物環境惡化、服務態度轉差之後,內地高消費、有品位的遊客和那些願意細心體驗香港風土人情、山水美食的遊客,變得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巴士客、一日遊客。近年一日遊人數激增,拉起了旅客抵港數據,但是掩蓋了人均消費力下降的窘境,當一日遊受到限制的時候,之前的問題便一次過浮現出來。
坦率地說,部分中國遊客有許多不好的習慣,一些行為對旅遊國居民造成不便與困擾,不愉快事情時有發生,連國內主流媒體也不時報道鞭撻。不過來者都是客,香港的核心價值就是自由港,其自由度、寬容度、變通度,決定了它的中介能量,決定著它的競爭力。
某些人士聲稱,沒有自由行,香港照樣活,也許活得更好。要不要自由行,是全體香港人的選擇,需要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溝通決策,不過一些經濟數據還是應該擺出來的。
自由行每年為香港創造261億港元的零售價值(約為本港GDP的1.3%)和11萬份就業機會。2004年時,內地遊客消費佔香港零售的4.5%,2013年佔到22%。香港消費增長中0.9個百分點來自內地遊客的消費,香港消費增長動力中三分之一來自內地遊客源源不斷的購買力,為本港GDP增長每年貢獻平均0.7個百分點,這還不計入租金收入等間接性貢獻。毫無疑問,自由行對香港經濟十分重要,只是時間久了,人們習以為常,感恩之情不見了,怨言多了。
在2014年,自由行十年來第一次對香港GDP增長與零售增長,構成負貢獻,筆者認為今年的負值將大幅擴大,而且很大成分上屬於結構性的。自由行增長放緩,早已不是新聞,但是市場多認為是周期性的,更對它可能對香港經濟構成的長遠衝擊估計不足。筆者認為,今年自由行負增長的效應浮現,香港經濟增長可能在2%以下。除了金融危機時期之外,這個增長速度對香港來講頗為罕見。
第三引擎若熄火,低端就業壓力勢升
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中期影響更值得關注。香港經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依靠製造、貨運、旅遊、金融四架馬車實現了經濟騰飛。製造業早已消失了,廣東出口製造業之殤其實也標示著香港貨運業進入結構性倒退。近年香港靠的是旅遊和金融撐起著繁榮,撐起著高樓價。
如果筆者對自由行中期前景的判斷是正確的,香港經濟的第三個引擎似乎開始熄火,留下金融業獨木支持香港。細看香港的金融業,其實也就是股市火爆,債市、匯市乏善可陳,此木可撐多久,看看大型IPO的pipeline即知。
十幾年前,香港深知房地產經濟的危險,政府還作轉型大計,推出數碼港、科技園等項目,後來發現香港的知識、人才結構並不配合,最終不了了之。近年民粹政治大行其道,政府管制陷入危機,無為而治變成不作為了,香港的經濟競爭力與日漸退,好彩還有旅遊、金融兩大支柱支撐,本港增長動力不足的情況未至於太顯性化,但是如果再失旅遊引擎,增長勢必下滑。
港府目前預測香港經濟的中期增長(trend growth)速度在3.5%,其中假設到港遊客於2017年達到七千萬人次,2020年達到一億人次。筆者以為這個假設不僅在數量上過度樂觀,甚至方向上也有誤差。少了自由行遊客的強勁增長,這個目標沒有可能達到。這意味著香港的中期經濟增長可能明顯弱過目前的預測。2003年SARS之後,香港經濟平均每年增長4.3%,其中三個百分點來自服務業出口(主要是旅遊業)。如果自由行真的如筆者想像的那麼慘淡,香港的潛在增長率可能少掉一個百分點。
在自由行問題上,市場對零售行業普遍持謹慎態度,即便如此也只是對周期性的盈利作出下調。市場對商業租金的判斷則仍處於不切實際的高位。不僅近年被瘋炒了的旺區街鋪租金勢必大幅下調,大型商場租金亦可能深受影響。分析員們看到了過往12個月零售業的疲弱,不過對今後五年的市道走向似乎尚在「denial」狀態。當然,商鋪的簽約年期較長,租金回落需要時間。有一批三線歐美品牌以「me too」的心態進入香港市場的,當他們發現之前的商務預測失準的時候,退出無可避免,並加速租金的調整。當然,近年大肆擴張的金舖、藥舖等已經進入收縮期,它們也對租務市場構成衝擊。
最令筆者擔心的是,由此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自由行,帶旺了零售、旅遊、餐飲、酒店、航空等一系列行業,所製造出的就業機會,中和了金融業「風景獨好」造成的勞工市場技能錯位。一旦自由行引擎熄火,香港的低端就業壓力很快會上升,低學歷人士更難在社會地位上爬出生天,更難置業,令已經分化嚴重的社會積聚更大的矛盾。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