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10:11:10
社企疫境下的面貌及復常之路 — 吳泰旻
豐盛社企學會
豐盛社企學會
貢獻專業,推動創新實踐,轉化城市
豐盛社企學會成立於2011年,是香港首個以知識型義工結合而成的非弁利組織,旨在召集各界專業人士成為義工,以知識和經驗推動香港社會企業及社會創新的發展。 我們籌辦的活動,涉獵政、商、社、學、民等各界別,主要舉辦活動包括:十一良心消費運動、社創校園、豐盛學院、使命商道,讓香港社創得以在各界深化扎根,同時着意創建一套可以落實執行的意識體系,以知識推動社創實踐,以社創轉化城市文化。
香港經歷前後共五波疫情衝擊,始踏上復常之路。持續三年的世紀疫情,令社會經濟陷入衰退陰霾,各行各業艱苦經營,無一獨善其身。作為肩負雙重使命的社會企業(社企),既要履行其社會使命,同時要維持商業營運,更不容易。本文嘗試提出一些觀察,冀讓大眾了解社企在疫情下面對的困難及挑戰,和他們如何走過疫境。
學者Weaver(2020)提出社企在疫情下的挑戰主要有三方面:財政(finance)、難以同時兼顧其社會及經濟目標、缺乏制度協作(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國際機構British Council於2020年8月至9月期間的一份全球問卷調查發現,共四成來自東南亞、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及歐洲地區的受訪社企均表示,疫情令他們的服務及產品需求大減。至於本港,參考香港社會企業總會(GCSE)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一直進行的香港社企營運狀況調查(至今已有四輪),發現疫情對本地社企造成的打擊主要為:顧客服務減少和工作訂單及服務被取消。以上反映香港社企與全球各地社企所面對的挑戰一致。
除此之外,從我們日常與社企接觸之觀察所得,疫情尤其打擊一些依靠私人資本,而非由非牟利機構(NGO)營運的初創社企。推動服務及產品創新是社企持續發展的關鍵,充足的資源投放乃不可或缺。受疫情影響,這些初創社企只能將緊絀的資源集中應對疫情,無法投入服務及產品創新,陷入了學者Eggers(2020)所形容之「策略/資金之雞與蛋孰先」兩難困局(strategy/funding chicken-and-egg-problem),大大限制初創社企的發展,窒礙其創新的空間及創意意念之醞釀。
那社企又可如何走過疫境呢?Giones et al(2020)及Weaver(2020)都不約而同指出,一般而言,企業面對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大多都會選擇保留資源(resource conservation),維持現狀,只將資源用作能直接支持收入的項目,暫緩業務擴張。Bacq and Lumpkin(2020)更提出「使命靈敏」(Mission agility)一說,主張在疫情下社企應重新想像(re-imagined)社會及經濟目標之聯繫,優先投入能為社企產生收入的經濟活動。Bacq and Lumpkin認為受疫情嚴重衝擊,生存及維持營運是社企當務之急,前景不確定驅使社企須將注意力放在創造經濟價值(economic value),鞏固財政的可持續性。
誠然,本地社企應對疫情之道不外乎開源節流。GCSE的香港社企營運狀況調查發現,本地社企在疫情下大多都採取暫緩業務擴張的節流方法;同時亦加快數碼轉型,積極開拓線上業務,加強電子商貿的應用。有趣的是,本地社企在疫情下雖然要苦盡思良開源節流,但僅有少數社企表示會裁員,反映就業融合型(WISEs)為主流的本地社企,即使面對疫情衝擊,也致力維持其為弱勢社群提供就業的社會目標,避免走入「使命轉移」(Mission drift),即偏離社會使命而只著重商業營運。
Kuckertz et al.(2020)指出在社企生態系統未臻成熟、制度資源相對貧乏的地方,社企需要強大的協作機會及支援服務(support services)以應對疫情。作為本地社企的同行者,由豐盛社企學會主辦的「十一良心消費運動」,其2022年度主題為『全城撐社企,從「心」出發』,在過去六個月,舉辦了超過二十四場線上和線下的推廣活動鼓勵消費者支持社企,亦向社企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培訓及支援服務(如電商營銷培訓課程、社企診所諮詢服務等),全力支持社企面對疫情帶來的轉變,與社企並肩同行,促進疫後復甦。Giones et al(2020)又指,一個可以讓社企員工安心抒發情感的空間(an environment of emotional openness)對社企在疫情下發展尤其重要。其實不只社企員工,本地社企的創辦人亦需要一個這樣的空間,故我們亦定期舉辦社企業界聚會,讓社企同業能互相分享交流彼此如何應對疫情,增強社企圈凝聚力。
「十一良心消費運動」在疫情期間為社企提供不同培訓及支援服務。
隨著疫情開始受控,社會已逐漸踏上全面復常之路。不過,社企在新常態(New Normal)下的發展仍然充滿未知數,史無前例的疫情對社企界別造成的衝擊亦仍然有待進一步觀察驗證。期望社會大眾都能繼續與社企結伴同行,讓社企於疫情期間所展現的韌性及活力能持續,繼續蓬勃發展,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