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2016
《美豬出城》港人必上的震撼性教育
上周的美國大選,當公布Donald Trump勝出時,網上充斥著害怕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慌性言論,這個狂人上任之後,世界會如何變化還是言之過早。
倒是《華氏9/11》的導演Michael Moore的新作《美豬出城》,開宗明義要單拖走到不同國家,誓要為美國的福祉「侵略地球」,引來種種的反思。與其以國家利益而開戰,倒不如搞好民生。這部不但是美國人才適合看的電影,活在香港的我們,也應該去睇,因為我們正在面對電影中所談及的議題。
反思美國夢
所謂「侵略」,實際是偷師,向走訪的地區學習當地的好處,如果美國能夠做到,才是為人民謀福祉。整個觀影過程完全是震撼性教育,部分概念耳熟能詳,有更多的是完全沒有想像過,但同樣為社會發揮效用的理念。
雖然片中的教育元素多元化,但亦不需擔心沉悶。因為本片以抵死、幽默的手法呈現,讓人笑得開懷。加上以其他短片穿插在訪問及旁白之中,不但令畫面更為豐富,部分擺明搞笑,部分講美國現況的短片極為諷刺,一言中的,刺中美國的問題所在。
相信美國人看到此片更感唏噓,不少受訪者都表明很多意念都來自美國,自己再發揚光大,然而,美國開了頭,卻像愈走愈遠。美國人堅信美國夢,討厭福利制度,然而,看到冰島女CEO的言論,說「畀錢她也不會住美國」,並解釋福利制度並不等於共產主義,而是對人最基本的尊重時,狠狠地摑美國一巴。
住在香港的人表示感同身受
活在香港的我,看《美》時也感同身受。在香港打工,奴性必須很強,每日勞勞碌碌,為搵兩餐,更甚的是,有假也不敢放;更不用說香港的工時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地高。看到意大利人的生活,三個星期大假,還有地區性的假期、公眾假期,只有羡慕的份兒。最令人驚訝的是,連老闆也認同這個觀點,並認為對員工好,能促進生產力的好方法。
另一個貼身的震撼就是教育制度,芬蘭的教育制度教出多位人才。他們的方法並不是給予很多的功課作催谷,反而是沒有(或少量)的功課,讓孩子們能夠學習做一個人,培育個人才能;德國的則讓學生認識國家所犯下的歷史錯誤,以此警惕,以免重犯;法國注重學生的均衡飲食,讓他們學習社交禮儀,還有開放地談性教育。反觀港孩,除了功課和壓力外,港孩們還剩什麼?家長、政府都需要反思。
所有的制度並不是微觀地修改,即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需要宏觀地看。除了良好的勞工制度,還有醫療保障等,讓人民能夠安心地生活。像Michael Moore每樣偷師,再宏觀地制訂管治策略,才能有效。高官們,這也是你們應該要看的紀錄片。
紀錄片呈現歐洲國家的美好,相信愛移民的香港人看到,難免會更想移民(畢竟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但誠如Michael Moore所言,他這部片的本意,要取經而非救火,提醒著觀眾每個國家還是面對著自身的各種問題。
偽文青推薦指數: ★★★★☆(抵死啜核,刺中核心,齊齊去上課吧)
電影預告片:
【與拍賣官看藝術】東南亞藝術市場是下一個熱點?一探各地獨特及吸引之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