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2020
契訶夫vs. 托爾斯泰:以侮辱來回報侮辱,還是「勿以暴力抗惡」合乎道德?
今天介紹俄國作家契訶夫的一段話:
「托爾斯泰的思想也許是最高尚的哲學,最偉大的利他主義,不過這種思想對生活來說卻不適用。有成千累萬的事例表明人們必須用侮辱來回報侮辱,不能不這樣回報。到處都有為個人神聖權利的奮鬥;如果不要這種奮鬥,那就是不道德。」
契訶夫是19世紀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本行是醫生。
雖然契訶夫只活到44歲,但寫下數百篇中短篇小說和三部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劇作。他奉行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他的作品三大特徵是:對醜惡現象的嘲笑,對貧苦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作品的幽默性和藝術性。
列夫‧托爾斯泰也是俄國世界級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在托爾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對現實的無情批判以外,特別是「勿以暴力抗惡」的觀點,倡導一種屬於托爾斯泰自己的宗教博愛思想,人們稱之為「托爾斯泰主義」。甘地以非暴力主義摧毀殖民地統治,就源於托爾斯泰主義。
作為同代人,契訶夫與托爾斯泰交情頗深,但他不認同托爾斯泰主義,不認為只強調「愛與非暴力」就是道德的。他認為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維護個人權益的權利,都必須用侮辱來回報侮辱,如果叫人不要奮起對抗強權,那不是道德,反而是不道德。中國的孔子也反對「以德報怨」,問這樣「何以報德」?故主張「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接下來幾天,我會介紹一位深受契訶夫影響的華裔美國作家的短篇小說。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