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2016

神秘的舊政府合署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馮永基

    馮永基

    熱愛建築及水墨,曾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十大傑出設計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客席教授;藝術博物館、活化歷史建築、海濱事務等諮詢委員會委員及西九發展委員會委員,為推動建築與水墨的毅行者。

    建人見緻

  舊中區政府合署,位於下亞厘畢道,即前稱「政府山」的山崗上,是百多年來管治香港的決策中樞。過去主要官員為英國人,相信曾進入內裡的香港市民不多,它給我們的印象頗為神秘,更相信那裡有秘密通道可連接到海濱。

早年的政府山

位於舊中區合署旁的聖約翰大教堂

舊中區政府合署廣場

廣場中央的紫檀樹,已屹立百餘年

  從規劃上,這幅官府重地與港督府及聖約翰大教堂是息息相關。在政府山最早出現的建築物是1848年落成的輔政司署,即現時的中座大樓原址,已先後經歷四代變身;唯一從來未有變的,是仍屹立於廣場中央的一株盛放至今的紫檀樹。若論香港的公眾廣場,筆者認為這廣場最具歷史意義,不獨記載著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印記,亦曾留下萬千市民的訴求與心聲,這才是真正的「市民廣場」。遺憾它未能入選由香港建築中心舉辦的「香港最喜愛十大建築」選舉,反映它早被香港市民所遺忘!

 

  現存的三座大樓,即東座、中座及西座,是五零年代由工務局負責設計。中座與東座呈T字形連體,西座最遲興建,因地勢關係,成L字形。為要按當年建築條例的「日照」 規範設計,其朝向較窄雪廠街的立面,需按76斜度收窄。 這「日照」條例 (street shadow calculation) 於八十年代被取消,之後建成的大廈,亦毋須沿76度向上收窄,樓宇外形隨即變得筆直拉高,產生大量俗稱「鉛筆樓」。

舊中區政府合署大部份加了頂層,但形式不同

  早於八、九十年代的港英政府,已不斷有重建政府合署的方案出台。那時的香港市民,基本上對香港欠缺歸屬感,更對歷史建築冷漠。在多次的重建計劃中,從來無人置喙,更沒有人提出港英政府刻意「消滅殖民地建築」等陰謀論調。回歸後,當香港特區政府願意保留中座及東座 (也許因為有較明顯的art deco風格及較次要的商業地理位置) 而只選擇清拆西座,以為算是「做了好事」!不料惹來部份市民的強烈反對,最後推翻了原來的如意算盤。

 

  對於整個舊中區政府合署最終得以保留,反映社會的意識形態在九七前後的瞬間轉變,令原是港英政府過渡的官員,亦來不及適應市民忽然衍生的「歸屬感」;這包括推行天星碼頭、皇后碼頭等重建項目,原以為是蕭規曹隨,最後卻搞到焦頭爛額。

西座右邊後加的附翼,用鋁板外牆,並不協調

東座大樓,屬現代風格混合部分裝飾主義

  筆者曾在西座工作三年,了解這最高權力所在的三幢樓宇,從建築角度,只不過是狹窄而樸素的辦公大樓。惟從歷史意義,它被完整保留可說是特區政府從善如流的德政。不過,筆者亦要提醒大家:西座大樓因加建了與原設計極不協調的附翼(即會見記者的大堂)及頂層,令這座五十年代的建築,變得不倫不類。借此,盼保育歷史建築的人士理解原來設計,支持拆除「附翼」,還原建築真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