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2018

Visit Tianjin:除圖書館外,天津還有歐式建築與馬連良故居值得遊覽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Photo: 網上圖片

  這一期《時代周刊》介紹「100個景點」,第一個就是天津去年十月開幕的圖書館,觸動了我一定要再去天津。去過天津多次,但最打動我的,是有一年去天津參加內地書市談出版合作,一夜和內地夥伴吃完飯,坐的士回酒店,途中「偶遇」一建築,燈光火著,寫著「粵唯鮮」,一間廣東菜館,卻開在一個歐式建築上,很漂亮,立刻大叫司機停車。

 

《時代周刊》封面

這一期《時代周刊》介紹「100個景點」,第一個就是天津去年十月開幕的圖書館,觸動了我,一定要再去天津。

 

  雖然已吃得飽飽,怎樣也要入去看看。這個區是有名的天津五大道,歷史上曾是英租界的一部分,現仍有各種歐洲風格的花園式和公寓式樓房2,000多座。

 

  因曾是租界,五大道內的建築風格各異,但多少傾向於當時歐洲流行的折衷主義,建築群呈現主人和建築師的個性,又兼具中西合璧的特點,活像一個建築博覽會。這一座建築,是1937年由意大利設計師保羅‧鮑乃弟設計,是一座八間排屋中一間,外牆質感粗糙,是五大道其中一道景色。

 

這間馬連良在天津的居停,曾幾何時他平均每個月都會由北京前去住幾天。據說現時二樓原馬連良的書房內,還掛著他的照片和煙槍等物件。據溥儀堂弟愛新覺羅‧溥佐回憶,當年這裏曾「車如流水馬如龍」,經常出入於此的是袁世凱、曹汝霖、梅蘭芳、楊小樓等政要和藝術名家。

 

  位於當時英國租界,威靈頓道和香港道交口轉角處(今河北路285—293號),看看介紹,建築是重點保護文物,和其他歷史建築,並稱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築群。最早曾是英國公司公寓,後馬連良買入作他在天津的行居。

 

今天的天津五大道地區東西方向有六條馬路: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和成都道;歷史上則曾是英租界一部分。

 

  馬連良,京劇巨匠,叫人驚喜的這間竟然是馬連良的故居。走進馬連良舊居,像走入了歷史博物館,回望了他既光輝耀目又慘淡收場的一生。

 

年輕時的馬連良。據說他天生條件不好,但勤學苦練,又注重身體,最終開創馬派唱腔,成為名家。

 

  馬連良是民國時期的京劇名伶,我不認識他,是讀了章詒和《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講馬連良和章的父親一段交往,而留下深刻印象。那是1930年代某一天,章的爸爸說要請當時如日中天的馬連良吃飯,馬非常高興。她爸爸知道馬連良是回民,問他想吃甚麼,馬連良說你只管付錢,一切由他去辦。之後,一家人正猜度「一切由他去辦」的意思,章的父母均認為馬連良應該會叫人去清真館訂一席酒,到時候送來。到了吃飯那天中午,幾個穿著白衣的人來了,進了章家廚房,還帶來大鍋,先燒開水後放鹼,然後用鹼水洗廚房,把所有地方都洗得白白 ,地上的方磚也見了本色。說句實在話,章家自從搬進了這間房子,家裏的廚房從來沒有這麼乾淨過。章母可是當時北京市衞生局副局長,欣喜萬分,說這哪兒是來作客吃飯?簡直是來幫我們搞清潔衞生。

 

他演戲,唯美;拍劇照,一take過。

 

  過了一個時辰,又來了一批白衣人,他們又抬又扛,帶來許多東西,還有背著樹枝木條。章詒和好奇提問,回答說是蘋果木,用來烤鴨。馬連良帶來的何止是食材炊具,連抹布也是自備,而且雪白,單看這個陣勢,已見馬連良的氣派。

 

  日本侵華,他為家人和劇團人員餬口而到東北,為偽滿洲政府演出過。抗戰結束後被國民政府通緝,曾走往香港避難。1950年周恩來請他回京,說不要把此事放在心,是演員唱戲養家,沒政治目的。

 

2012年香港藝術節舉辦了《京劇—馬連良紀念系列(折子戲精選)》。

 

  馬連良心動再起,成立劇團演出。韓戰時,主動參加了赴朝慰問,免費演出數月,還要安撫沒收入的團員。然而,回國後,在慰問軍隊演出時要錢而遭批判,感到寃枉。

 

  「反右」時得彭真力保,僥倖過關;其後演《趙氏孤兒》。1959年,響應毛澤東「學習海瑞敢說真話,為民請命」號召,請時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編劇,排演《海瑞罷官》。公演得毛稱讚,還請到中南海吃飯表揚。

 

  惟風雲突變,《趙氏孤兒》被江青冠以「毒草」之名禁演,其後又禁演「帝王將相」劇目;之後掀起批判《海瑞罷官》運動,文革開始。曾主演京劇《海瑞罷官》的馬連良怎會不受牽連?

 

  一個藝人,只生活在藝術裏面,他的聰明、才智和能力亦都只存活於藝術之間。一接觸了現實,便分不出好歹和利害、辨不明對錯和是非。在革命和政治面前,更是一塌糊塗。

 

90年代被新業主買下,在建築外牆陸續貼上明清時代瓷片,說是把中國傳統文明氣味的古瓷掛在歐陸古典作風上;庭院擺放不少石雕,室內則放著千奇百怪的東西,說是要打造巧妙結合中西風格的現代城堡。還改稱「疙瘩樓」,想想也知是何模樣!

 

  最終給批鬥至死,死後梅蘭芳夫人知道他夫人陳慧璉生活條件甚差,於是接了馬夫人去自己的地方居住,和自己同吃同住六年。馬夫人死後,因馬連良沒有預購墓地,梅蘭芳夫人毅然將馬連良、馬的原配和陳慧璉三人,合葬於梅家墓地。

 

  文章寫的是對時代的控訴,但亦記下梅蘭芳夫人在馬連良夫人最淒涼時,不怕受牽連而出手援助,寫的是人性光輝。

 

之所以叫疙瘩樓,是由於它以缸瓦磚裝飾外立面,外觀凹凹凸凸的顯得特別。有說十分適合拍照,我卻認為慘不忍睹。

 

  馬連良在舞台上,角色千變萬化,揮袖縱橫幾十年,卻不能在現實世界中找到一個立足點,可說是天大地大,孑然一身。

 

  那些年,在此經常出入的是袁世凱、曹汝霖、梅蘭芳、楊小樓等政要和藝術名家;今天,這裏也是客似雲來,不過只見大吃大喝,有排場而沒氣派。

 

  歷史留下了甚麼?往事如煙。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