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015
馬祖追藍眼淚之旅
香港對藍眼淚現象報導,著重在污染為成因,加上缺乏公德心的觀賞民眾擾民,整體感受偏向負面。但台灣藍眼淚的主要觀賞地點馬祖,當地人從無污染的過去到現在,都早已看慣這種現象,並不認為是污染造成,反而被縣政府當作強力宣傳的季節限定美景。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人用肉眼觀察,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光點,相機長時間曝光才會有明顯藍光。在攝影同好網站,看到許多精彩佳作,令我嚮往不已。今年總算付諸行動,前往馬祖追淚,深感不虛此行。
馬祖東莒島神秘小海灣拍攝的藍眼淚。
馬祖主要由南竿、北竿、東莒、西莒和東引這幾個島組成。進出的主要交通樞紐雖然是南竿,並且當地就有不少可以追淚的地點,但是我選擇從南竿搭50分鐘的船,到東莒觀賞。因為內行人告訴我,近年來從對岸漂過來的垃圾愈來愈多,就算有藍眼淚,如果週圍人山人海配垃圾,當然完全美不起來。東莒原本的風景就非常有名,空氣和水域特別清新,當地又有經驗豐富的民宿老闆可以指導追淚行程,所以我不嫌麻煩,選擇了東莒。
這間以專業追淚出名的民宿叫作船老大,因為老闆是個現役漁夫,跟家人合開民宿。想看到藍眼淚,除了季節(春夏之交),還要看風向(南風較佳)、水流,一定要盡量少光害,不要說人工照明了,甚至要注意農曆日期,避開滿月前後,總之越愈黑看得愈清楚。
東莒島東犬燈塔。
白天向民宿租摩托車,把整個東莒逛一圈,已經對景色讚嘆不已。入夜之後,船老大親自帶隊載住客,首先近距離觀看夜光藻隨波撞擊岸邊發出亮光的景象,就好像滿天星斗墜落水裏,每次波浪衝撞,就是一陣密密麻麻的閃光。然後船老大帶著我們前往各個適合拍照的景點觀察,跑到第3個地點,剛好是我白天因為美景駐足許久的神秘小海灣,被船老大判定為當夜最佳拍照地點。
馬祖南竿島北海坑道本月開放夜間觀賞藍眼淚,遊客可乘船在漆黑中欣賞水中夜光藻和渦鞭毛藻閃閃發亮奇景。
因為拍照必須裝備齊全,大部分人看過就回去休息。我則從民宿再騎摩托車,回到這裏慢慢拍照。隨著愈來愈適應黑暗,逐漸掌握隨著波浪出現的藍眼淚。當天雖然不算藍眼淚的極大期,但假期有限,可遇不可求,加上拍攝地點神祕小海灣天然環境絕佳,我已經心滿意足。據船老大說,攝影愛好者,往往一住三五天,每晚徹夜守候。
西班牙天文攝影師安德列歐(Rogelio Bernal Andreo)在馬祖南竿島拍下「銀河與藍眼淚」,刊上美國NASA官網的「每日天文照片」。
所謂的藍眼淚就是成群的夜光藻,如果介形蟲吃下夜光藻,也會發光。隨著海浪衝擊海岸或因為其他外力受到驚嚇時,就會發出藍光。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不會引起人類腸胃消化系統或神經系統中毒,但當數量過多形成赤潮時,大量的夜光藻黏在魚鰓上,仍會阻礙魚類呼吸,並導致魚類或無脊椎生物等窒息死亡,不過馬祖的夜光藻數量,遠低於造成此危害的標準。
而馬祖南竿的北海坑道,即將開放夜間觀光。坑道裏面沒有波浪拍打撞擊,所以靠水槍射擊,水面頓時漾開滿滿光點,真是如夢似幻的奇景,跟隔著相當距離拍照相比,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美感。
後記:
看到照片後,很多朋友詢問拍攝方法。文章中看到的照片是用24-70mm,f/2.8鏡頭拍攝,曝光1分50秒,ISO 800,光圈f/2.8。由於現場光線太暗,相信沒有相機可以自動對焦,所以一律手動調焦距到無限遠。不過,每款鏡頭的無限遠都並非把對焦環轉到底,而且在∞標誌轉回來一點,要轉回來多少都不同。我的做法是白天先用自動對焦對到無限遠,用手機把回來多少位置拍下來,晚上按圖調整即可。
另外,不要用相機自動色溫設定,因為現場偵測色溫往往太高,拍出來藍眼淚的藍光不夠明顯。我用手動色溫,設定值是2500K,這樣旁邊岩石看起來顏色正常,藍眼淚的藍光也相當突出。
還有一個陷阱很多攝影同好都被騙過,就是拍攝完用相機後面LCD觀看時,發覺曝光正常,但回家用電腦看卻是漆黑一遍。原來是因為當時光線太暗,導致LCD太亮的結果。這次拍攝我因此多加一倍曝光時間,但回家看仍覺得稍暗,所以每張照片都用電腦加了1EV曝光值。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