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2/10/2012

用心畫好自己的畫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潘少權

    潘少權

    資深傳媒人,為香港免費報章《晴報》創刊總編輯;曾擔任美國《讀者文摘》亞洲區中文版總編輯,負責香港、內地、台灣和東南亞出版工作。此前,在職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時為《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兼任經濟日報出版社副社長,並主編《ezone》和《置業家居》等雜誌。他又是多本暢銷書,如《九七日誌之當年今日》、《駕車郊遊指南》、《百年智慧•管理經典》、《一分鐘管理》的作者。曾在中資、華資、歐資和美資公司工作,閑時外遊,喜歡讀書。

    辦公室政治

    本欄每周一更新

  有個尼泊爾和西藏和尚在紐約一畫廊「修建」一個藥師佛壇場,來展現亞洲藝術。

 

  他們先在地上繪圖,圖中央是佛祖釋迦牟尼像,是萬物起源,世界中心;圍著佛祖的是芸芸眾生;圓形外面是個大四方形,佛澤四方之意;方形外的四條直線畫上樓梯級,由上向下觀之,整幅圖像一個聖殿的鳥瞰圖,寓眾生朝拜之意。

 

  這幅圖吸引紐約人的,是他們並非用紙筆油彩繪製,而是用一種西藏醫藥用的細沙。他們用細沙鋪在已繪在地上的圖案,一點一滴的匯聚成世界。他們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每天十數小時才大功告成。所有出席開幕儀式的觀眾,看著這幅巧奪天工的細沙製圖畫都嘆為觀止,驚訝於和尚們的藝術造詣和專注用心。

 

  展覽了兩個多月後,在展期最後一天慶功時,正當人們歡呼拍掌之際,兩個和尚突然拿出刷子,把整幅彩圖上的沙子掃走。所有人都給和尚們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呆了,兩個和尚卻頭也不回便走了,留下一個大問號。

 

  他們給行為藝術作了一個典範,整個作品是為了展現生命的短暫易逝,最後塵歸塵,土歸土……

 

  漫長的創作猶如生命的歷程,我們須每天專注用心地把自己的畫畫到最好,縱使到頭來圖畫還是會面對毀滅,一如我們會面對死亡。

 

  雖然短暫,卻很值得。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