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0/12/2014

移民與結婚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唐德玲

    唐德玲

    古人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作為一位從事理財策劃十多年的職業女性,我想補充一點:「女子愛財,投資有道」。女性對金錢的觀念和觸覺,肯定跟男性不同,這一點從我和我的客戶中便可見一斑。

     

    女子愛財

    隔周更新

  12月1日,加拿大聯邦移民部公佈了2015年快速移民(Express Entry)細則,具備兩年技術經驗人士已經可以申請,最快半年獲批,當中餐廳經理、電子技工等均可申請。

 

  這個快速移民計劃正好在香港「佔領事件」發生後推出,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總之,在當前香港政治氣氛低迷,社會日趨撕裂的情況下,輿論普遍認為,這或許會加速年青人「出走」的念頭,而技術移民的英文要求高,預料一些具備大學資歷的建造業人士會特別吃香。

 

  這令我想起97回歸前的香港移民潮,我身邊很多同學和朋友就在那時透過技術移民去了加拿大。想不到,18年後,這種情況又可能出現了!

 

  當年移民加拿大的同學和朋友,粗略估計,大約超過一半已經回流返港。不過,想深一層,當年透過技術移民遷居加國者,能夠在當地落地生根者似乎較多,反而一班賣掉物業,以及辭掉工作,或結束自己生意,移民加拿大,準備提早退休者,反而較多會回流返港。

 

  我在《晴報》另一專欄曾經寫過幾篇關於移民的文章,內容包括:移民總是太太提出的;人移.錢移.根不移;以及移民要考慮稅務和保險問題等等。

 

  早前我看《經濟日報》副刊活力先生的專欄,他寫了一篇題為「切忌輕言移民」的短文,他用了結婚來比喻移民,我認為頗貼切,因此,我想節錄一些跟姊妹們分享一下。

 

  「移民,其實與結婚有極多相似地方。一、相戀容易結婚難。你對加拿大對湖光山色欣賞,進而傾慕,又對當地城市、住房及環境優越一見鍾情,正常。即如碰上一位心儀對象,當然希望共度人世。

 

  不過,拍拖不同結婚,結婚必須面對大量現實問題,例如兩個家庭網(男女家)能否配合?兩人生活習慣能否適應(日日夜夜埋身「肉搏」㗎!)經濟問題是否安排妥當?浪漫過後,回歸現實,可有決心及承諾於逆境照顧對方一生一世?可有搞清楚為何結婚?

 

  二、先同居後結婚較有保障。移民生活,未試之前,是一種美好的想像,一如情侶憧憬婚姻生活。

 

  其實呢?就我阿活親身體驗親眼所見,接近一半非常後悔,只是婚約已簽才發覺美好一面背後可能有大量「醜陋」,如何是好?

 

  離婚?雙方以至背後兩個家庭皆極傷。不少人移錯民,再欲回港,唉……但,呆在當地死頂,則會化成抑鬱。所以,移民前,最好先到加拿大住半年,尤其要感受一下灰暗嚴寒冬天。」

 

  姊妹們,文中活力先生說,自己絕對有資格談移民的真象,因為他是過來人,曾經移民加拿大一年,身邊也有不少親友體驗過移民的甜酸苦辣。

 

  我必須承認,我沒有實際的移民經驗,因此,我極同意活力先生的提法,因為每當我去到加拿大旅行的時候,就很嚮往當地湖光山色的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空氣質素,以及食物安全等等軟環境,更會馬上想到,退休後過加拿大生活。

 

  我強調,我是想退休後過加拿大生活,而不是現在就拋低香港的一切,不顧一切往加拿大「搵食」。縱使是去加拿大退休,我自己也不擔保我不會悶死,更何況是移民過去,重過上班或經營生意的生活?

 

  如果我真的有退休後移居加拿大的打算,我也必定會效法活力先生的建議,要和「加拿大」同居半年,看看大家是否「夾」得來,才會正式「嫁」過去呢!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