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08/08/2013

計劃生育解禁在即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筆者近年不斷呼籲解禁獨生子女政策。看來這個改寫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並對今後民族前途具有深遠影響的政策,終於要出現變化了。

 

  改變獨生子女政策,對中國短期利大於弊,長期則可以避免人口結構上的墜崖,筆者舉雙手贊成。獨生子女政策緣起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八十年代在全國範圍內強制執行。計劃生育,是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尷尬產物,它曾經對中國控制人口過快增長,集中資源搞建設起過積極的作用。沒有計劃生育,也許中國經濟已經破產。但是,計劃生育應該說是一個歷史異例,由此帶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除戰爭、疫情、饑荒)非正常人口下降。人口紅利由盛轉衰,已經在經濟層面上顯現出來。八零後、九零後人口數量的下降,已經構成勞動人口增速的急遽下降,絕對勞動人口也會很快會出現短缺。工資暴漲,已經大大弱化出口製造業的競爭能力,也是近年民間投資意欲低下的原因之一。

 

  中國經濟未富先老,供養比例即將出現失控,社會福利和醫療保健將成為政府以致整個社會的沉重負擔。如今中國儲蓄率超高,需求不足。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在許多領域已呈飽和狀況,投資效益遞減。地方財政捉襟見肘,民間資金苦無出口,筆者認為這是解禁獨生子女政策的最佳時機。即使現在解禁獨生子女政策,它對象消除中國勞工市場結構失調也不會有多大直接的幫助。明天出生的孩子,起碼需要20年的時間,他才能從淨資源消耗者變成生產者,但是這起碼為中期的勞工市場提供一個逆轉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它對中國消費可能帶來重大的刺激。

 

  據筆者測算,獨生子女政策一旦取消,將有八千萬產齡婦女重回生產大軍。神州勢必出現一輪補償性生育潮。每位嬰兒每月假設消費三千元(保守的估計),加上連帶性的乘數效應,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未必小過當年的四萬億投資。此舉可能成為中國進入消費推動型經濟的標誌性事件(當然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政策成本低,政策效果頗有四兩撥千斤的感覺。

 

  獨生子女政策解禁,估計會分兩步走。第一步,允許父母一方為獨生子女的生育第二胎,此步驟估計2014年即可啟動。第二步,允許所有父母生育第二胎,但解禁恐怕尚需一段時間。第三胎、第四胎仍在禁止之列,不過筆者建議一併開放。生育決定,是夫妻之間的事,讓上帝決定吧。另外,高房價下,中國的一般夫妻其實也生不起幾個孩子。高房價,也許是新的計劃生育政策。

 

  本文原載於今周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