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1/02/2016

美國就業維持好調 全球央行審視政策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上周市場焦點決定性地轉移到增長前景上,美國衰退論主導了資金的情緒。以ISM為首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延續了之前的數據弱勢,華爾街突然擔心美國經濟遠弱過想像,FT主持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言今年美國有兩成機會出現衰退。此情景一旦出現,對美國的公司贏利和聯儲的政策走向必然構成衝擊,美股大跌,美元大跌,市場主流意見趨向認為聯儲加息空間在消失,美國國債市場向好,全球增長預期迅速惡化。及至周五,非農業就業數據顯示儘管就業增長放緩,工資上漲已經加速,失業率在2008年2月以來首次降到5%樓下。全球股市因此得到了反彈的機會,不過資金對聯儲加不加息的爭論相信會持續下去。美元一周貶值2.6%,帶動石油和大宗商品的反彈,只是那些市場有見到沽空盤清倉,尚未見到需求的實質性改善。全球增長和政策的不明朗因素,刺激黃金走俏,倫敦金價每盎司再收55美元於囊中。

 

  美國1月非農就業增加155K,低過分析員的預測中位數,不過失業率降到4.9%,時薪同比增長加快到2.5%。筆者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數位,就業數據不支援美國在滑向衰退的說法,時薪增勢支持了聯儲近月不斷強調但苦無證據的中期通脹擔心。周五亞特蘭大聯儲預測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將達到2.2%,遠高過去年第四季的數字,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此組就業數據對市場情緒有安慰作用,可是對平息聯儲是否在12月加錯息的爭論卻是不夠的。聯儲自己不願意令三月加息的選擇徹底消失,同時仍預言今年四次加息,而市場則僅僅預計一次(甚至這個預期也在縮水),表明市場與政策制定者之間的認知差異,這也是今後市場動盪的潛在源頭之一,不過此時此刻相信聯儲在收緊政策上會更加慎重、更有耐心。

 

  今年以來,央行政策成為全球風險資產動盪不已的一個主要源頭。政策思維趨異、政策目標趨異和政策工具趨異,是2016年全球貨幣政策格局的一個重要特徵。央行自己對形勢的判斷就不甚有把握,政策透明度下降,搖擺度增加,製造出市場的異常波動,觸發連鎖反應,拉低資金槓桿,重創市場情緒。這個發展應驗了筆者「2016年比15年更難」的判斷。最新的發展是美國經濟轉弱,聯儲在進一步加息上會更審慎(不過仍不願意放棄3月加息的選項),市場對美國進一步實施貨幣收縮的預期也有調整,美元走軟。筆者不認為美元強勢已經結束,因為世界上沒有另外一個強勢貨幣存在(美國與歐洲、日本、中國的經濟落差其實在擴大),也沒有另外一個央行願意自己的貨幣走強,不過美元會喘一喘氣。美元轉弱,對於許多風險資產是連綿陰雨中陡現的晴天,央行在政策意圖上表現得更鴿派,對於市場情緒是雪中送炭。筆者相信這些可能都是暫時的,不過對一個陷入恐慌之中的市場,卻不失為救命稻草。

 

  本周市場焦點在美元和聯儲官員的言論。在數據方面,美國零售數據預料略有改善,不過消費信心則繼續滑落,讓衰退論經久不息。在歐洲,歐盟第四季度GDP預計環比增0.4%,快過上季,其中意大利經濟追上歐洲平均數。歐盟12月工業生產從上月的收縮中復原。在亞太區,日本經常專案順差增加(多謝中國遊客)。

 

   本周記每週六刊出,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