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7 00:00:00
社企新丁有話兒(下)(蕭凱怡)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Social Ventures Hong Kong) 成立於 2007 年, 透過對城市的重新構想,致力推動社會創新改變,創立和培育創新及可持續的商業項目,解決香港逼切的社會和環境問題。10 年以來,SVhk 培育、投資和支持了超過 40 個社會創新項目,包括鑽的 (無障礙的士服務)、要有光 (社會地產)、Green Monday (全球綠色運動)、RunOurCity (全城街馬)等。
離開在金融界打工的日子轉投社企,雖然也是打工,但在工作上每天碰頭的人,由投資銀行、基金公司、企業集團裡的打工皇帝,變成這些打工皇帝的客戶,包括企業家、慈善家、甚至發明家。打了工這麼久,第一次在工作時可以有一個企業家的想法(think like an entrepreneur),不是說說而已。
如創投基金CEO魏華星所言,社企資源緊絀,要把商界的槓桿理論融入社企達至「1元成本4元效用」。一變四並非沒可能,社企的社會(social)元素就是其最大資本,可以拉攏到很多「用錢買不到」的人脈和資源達到槓桿效果。魏華星亦說過,社企不可把錢耗盡,最理想是賣出股份,然後把錢再投資於其他項目。這不就是典型企業家的營商手法嗎?
搞社企不是被請客吃飯,也不是攤大手板募捐就成。要做到自給自足,可持續地發展。隨著社會企業責任,以至新近流行的「創效投資」(Impact Investing)和「慈善創投」(Venture Philanthropy)等等,一般企業和社會企業之間的界線在日後只有一個方向可走 – 就是越來越模糊。可以預期不久的將來,所有企業都定必要有「社會」(Social)的成份。
進了社企最大的得著,是能夠親眼看到有影響力的企業財團和基金,以至海外和本地有心有能力的商家慈善家,真正開始投入這種創效投資,令我頓然對世界的未來感到樂觀多了。當然這是因為我有幸加入了一家架構及策劃非常成熟的社企,我亦百分百相信我們做的事為世界帶來正面的影響。在實現理想的路途上,也要帶眼識人。隨著商場遊戲規則快速的轉變,進入社企讓你走在前面。選對了有前景的企業,即使作為管理層人員一開始轉投社企薪酬肯定不及從前,但在個人以至未來事業發展的層面上,我相信這是值得交的學費。
蕭凱怡
Green Monday副總監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