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2/2016
自降身價的奢侈品牌
Ivan Lau
Ivan Lau
劉君孟(Ivan Lau),本地資深傳媒人兼形象造型師。被喻為本地新派人氣時裝專欄作家,文筆一針見血,愛以時裝業界之二三事來諷刺時弊。文章散見Yahoo、Roadshow、《Cosmopolitan》、《經濟日報》、《嘉人Marie Claire》和《ELLE》等等。
More Than Fashion
逢周一更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條由達爾文在進化論所提出的法則,一直成為人類社會的生存之道。細小如螞蟻,也會因應環境變化而學會生存。俗語有話「人係生,規矩係死」,要生存,就要懂得變通。現在零售市道低迷,高檔奢侈品行業更是重災區,各大品牌都在急謀對策,有些更不斷加強social media宣傳攻勢,有些則關閉沒營利分店,甚至減聘人手,削減員工出埠工作等支出費用,形形色色開源節流都為求減輕營運成本。但效用有多大?我認為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
環境經濟充斥不明朗因素,在市道低迷下,消費者購物會更審慎和理智,再好的產品設計,在消費者眼中已經不重要,消費者最關心,其實是價錢牌上的售價,這才是品牌要面對的問題所在。今年春夏季,品牌Marc Jacobs便罕有地將皮具手袋及皮鞋產品零售價調低,而且幅度相當驚人,有50%之多。他們今季的主打手袋款式Gotham,300美元已經有交易,另一主打款式P.Y.T亦只售400多美元。這些都是以前副線Marc by Marc Jacobs的定價水平,但今日竟然可用這價格買到主線產品,叫人難以置信。去年3月,Marc Jacobs宣佈結束副線Marc by Marc Jacobs,銳意將品牌設計及零售價重新定位,希望更貼近普羅消費者,目的是增強品牌競爭力。現在的售價調整,就是將其付諸實行。成效有多大,是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比起其他成本控制或宣傳方式,這樣更一針見血。
今日奢侈品品牌給消費者的感覺,實在太高不可攀,這種距離感,從品牌產品的零售價不斷推高而拉得愈來愈遠。莫說是一線國際大品牌,現在連一些二三線歐美日品牌的零售價,也索價驚人。然而,很多品牌仍未醒覺,中產階級才是市場最龐大的一群,他們未必買得起數萬元一個名牌手袋,但負擔得起三數千元Michael Kors或Coach。為何我在街上總看到很多上班族女性拿著Michael Kors的手袋,正是這個原因。他們的品牌生意之所以愈做愈大,其affordable零售價絕對是關鍵。意大利名牌Versace的前任行政總裁Giancarlo Di Risio,於09年在一個訪問中聲言為了保護品牌的奢侈品形象,絕不會將零售價調低至300歐元或以下,他不想看到年輕少女都在街上拿著Versace包包。而當年因為雷曼兄弟事件引發全球的金融海嘯,重創奢侈品行業,不少品牌為度過難關,都將零售價調低。Versace的固執態度,最終令其業績傷痕累累,而品牌董事局亦將Giancarlo Di Risio辭退。之後新上任總裁Gian Giacomo Ferraris積極重整品牌架構及發展Versus Versace副線品牌,才成功轉虧為營。
記得去年Chanel將好幾款暢銷手袋產品進行全球價格調整,香港地區零售價因為被調低兩成,而引起市民爭相搶購,在店門外大排長龍情景歷歷在目。其實消費者就是這麼簡單的動物,哪裡有便宜貨便去哪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零售環境這麼惡劣情況下,奢侈品牌還不放下身段,只會自挖墳墓,最後只剩下一堆賣不出的貴價服飾作陪葬。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