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3/12/2010

責任愈重要 報酬愈高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潘少權

    潘少權

    資深傳媒人,為香港免費報章《晴報》創刊總編輯;曾擔任美國《讀者文摘》亞洲區中文版總編輯,負責香港、內地、台灣和東南亞出版工作。此前,在職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時為《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兼任經濟日報出版社副社長,並主編《ezone》和《置業家居》等雜誌。他又是多本暢銷書,如《九七日誌之當年今日》、《駕車郊遊指南》、《百年智慧•管理經典》、《一分鐘管理》的作者。曾在中資、華資、歐資和美資公司工作,閑時外遊,喜歡讀書。

    辦公室政治

    本欄每周一更新

  「為甚麼你總是把最難啃的project交給我?」曾經有下屬這樣問我。

 

  他的潛台詞是︰「我和他都是你最得力的助手,為甚麼最難捱最辛苦的都交給我,不給他?」

 

  我是一個很懂得下放權力、分配工作和發掘員工才華的人,所以我對自己的判斷有百分百的信心,認為誰最適合做甚麼project便會分派給他,唯一障礙就是該員工的反應。

 

  先跟大家說一個故事。

 

  二百年前,英國人要開發澳洲,但沒有多少人願意長途跋涉,遠赴這個荒涼之地去做開荒牛。於是英國政府想出辦法──把犯人流放到那裏。

 

  運送犯人的工作就外判給一些船主。當時的貨船,設備簡陋,條件惡劣。船主為了賺多些錢,便裝多些人,卻不給足夠的食物,因為他收錢的方式是以船隻離開英國港口時的人頭計,所以船主會千方百計把船擠滿人,又拼命省下船上的各項支出。

 

  人多擠迫,加上食物不夠,環境惡劣,旅程艱辛,船上沒有藥物也沒有醫生,因此死亡率很高,有些貨船到達澳洲港口時竟死了三分之一的犯人。英國政府很頭痛,損失大量金錢之餘,又不夠人手開荒,而且還給國民批評。

 

  此時有人提議政府派人在每艘貨船上監督,又派醫生隨行,保證一切。

 

  怎知情況不但沒有改善,派去的官員還死了不少。又有人建議政府為所有貨船船主灌輸國民教育,說他們把犯人送去澳洲是為了大不列顛帝國的光榮,不應拘泥於賺錢多寡,應該把食住的條件做得好一些,更不應只顧把犯人擠進船艙便完事。

 

  結果如何?死亡率仍然高企,幾年下來,死的犯人比平安、健康抵達的犯人多,問題仍然困擾英國政府。

 

  如果是你,有何高見?

 

  問題正出在英國政府的付錢方式,是以船隻離開英國碼頭時所裝的犯人數目計算,所以船主一定千方百計把犯人塞進船艙。至於途中犯人的生死則毫不關心。

 

  解決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將付錢的方式改變──只計算平安運抵澳洲的犯人數目。船主為了保證犯人在船上的安全,不得不改善船上的食住條件,還準備了醫生和藥物,務使每個犯人都能健康平安。

 

  一夜之間,困擾英國政府的問題迎刃而解。死亡率竟大幅下降至百分之一,有些船隻航行了半年,到達澳洲時,甚至連一個犯人也沒有死。

 

  這個就是管理學所講的「責任」了。船主衡量利益,令他不得不考量自己的責任,愈多犯人安全到達澳洲,他的報酬愈高。

 

  所以在辦公室裏釐定責任是非常重要的。不過,許多上司只給下屬責任,卻忽略了考量成績的重要性。

 

  怎樣才可保證下屬平均地分配工作,既不偏私又有效率呢?

 

  除非你做的是洗碗、掃街、打字等容易量化的工作,否則,要做到絕對公平是沒有可能的。不過,有些原則卻可以應用到。

 

  很簡單,最難啃的工作得到的報酬最高。員工心中有把尺,他清楚知道做甚麼應該得到甚麼回報。做管理人切不可佔他們的便宜,他們懂記帳的,總有一天,他們會用他們的方式要你們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