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急診不敷求,公私協作共解困
07/01/2025
衞生署昨起以超額及候補措施,緩減牙科街症網上登記新制的嚴重缺診,既是從善如流,卻也反映思慮未周。不過,牙醫短缺、私營服務昂貴才是最難纏病灶,政府須加強社區協作,滿足弱勢所需,亦要善用科技,防患未然。
本港公營牙科診所主要服務公務員及家屬,另預留小量名額為市民提供緊急牙科治療,過去屢見長者為求成功登記,不分寒暑晝夜排隊數以小時計,審計署去年已曾發報告炮轟。
醫衞局上周一改行網上登記制後,局長盧寵茂形容,牙科街症要日曬雨淋親身排隊已成歷史,相信新安排更公平。只是,公共行政往往興一利、生一弊,新制應診首天缺席率超過3成,即使隨後稍回落,仍然遠高於舊制的1成。
局方昨增推超額預約,類似航企的售票慣例,結果合共88人到診,略多於兩間診所原有84個名額,結果毋須同時啟動長者優先的候補制,已成功避免浪費珍貴的醫護資源。
預約制增宣傳 研配套減缺診
不過,倘若未來太多人到應診日才「甩底」,獲選替補的長者,約兩小時後須抵達診所,始終相當折騰。
從至今仍有不少人嘗試親身拿籌、不知只限剝牙和止痛可見,衞生署為新策所推的宣傳和支援,顯然並不足夠。有別僅發短訊通知成功登記者,署方一開始應已要派人致電,以雙重確認。牙科街症爽約今後應否也附帶一定成本,社會應當斟酌,尤其是連康文署場地或設施訂戶連環失場後,也可換來長達360天的禁令。
全港公私營系統的牙科失衡問題更超醫生,以2022/23學年計,畢業生近93%私人執業;截至去年底,衞生署補充相當新血後,牙醫空缺率仍達21%,尚未解困。
無論上周四的42個急診名額,抑或初期低至15%的中籤率,無不反映本地公營牙科僧多粥少之至。更遑論如近鄰台灣那樣,還可全面兼顧防患,讓有健保的青少年及成人,每半年低至新台幣100元(約24港元)洗牙一次。
按照醫衞局計劃,本港今年第二季將推出名額至少4萬個的社區牙科支援計劃,讓合資格人士不僅可免費或極廉宜地剝牙和止痛,還可獲口腔健康評估、補牙和牙科X光檢查。
只是,當局始終未能明確將基層牙科服務覆蓋至關重要的洗牙,惟恐妨礙達成世衞長期倡議的「8020」目標,令長者到80歲時,仍能保存至少20顆以上自然牙齒。
津貼洗牙防患 引新科技賦能
本地私人牙科收費甚為高昂,社聯曾根據官方統計指出,月入少於1萬元的住戶,只得13%在統計前的12個月曾洗牙。長者醫療券去年放寬跨境使用限制後,不少老人立刻北上覓尋牙醫,卻亦衍生出其他問題。
除推動讓青少年只須支付200元共付金額,即可到本地私人執業或非政府組織的牙醫接受洗牙和其他指導和治療,特區政府未來實應爭取同時覆蓋有需要的基層,為社會口腔健康打好基礎。
與其讓大眾到疼痛難耐時,才急忙叩牙科診所大門,當局實應整合公私營專業力量,特別加碼貫徹基層醫療治未病的理念。港大牙醫學院上月發稿指出,自行研發的人工智能行動醫療系統Gum AI,檢查口腔只需數秒,準確率逾9成,連沒專業訓練者一樣可協助上門提供護齒建議,轉介嚴重個案予牙醫跟進。
善用科技並提供基本技巧訓練予有心人,助為防患救急,相信有望成為提升牙科學額、放寬海外人才和本地輔助醫療人員執業資格以外,又一紓減人手樽頸的重要法門。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