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減碳劃路線,高速電樁當居首
11/12/2024
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終於發表,環境及生態局將資助換成電能車,目標2027年底各有約700及3,000部。充電難,一直妨礙電動的士在港扎根,政府牽頭建好高速充電樁及協調供求,勢比補貼重要。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轉型路線圖和時間表要在今年上半內制定,環境局局長謝展寰昨解釋,延遲發表主要希望等候足夠適合本地行駛之的士款式,否則「唔會有咩效果」。然而,相較於車款,充電配套不足,明顯才是更大路障。
低息貸款不彰 加氣速度取勝
據當局表示,電能的士售價已跌至與石油氣和混能款式相若水平,比電動巴士更具相對優勢,但全港約1.8萬輛的士之中,只有0.5%(約90部)為電能,更遜電巴的1.4%佔比。
鑑於新能源基金已批出至少40輛「電的」之試驗,意味財政預算案去年提出的低息純電的百分百擔保貸款專項計劃,反應冷淡,致當局如今須全盤改以每輛資助4.5萬元,鼓勵替換3,000部老舊「氣的」,以達成電的目標。
在港充電遠比入氣便宜,理論上甚具吸引力,但有的士商代表近期向傳媒批評,充電設施鋪設進度緩慢,新界仍只得一個全速充電站可供的士使用,且遠在元朗大棠,來回路程及充電各要耗費逾1個小時,自然降低換車誘因。
即使按路線圖所述,現有車款大有進步,充電約30多分鐘,電量已可由3成增至8成,只要充電樁不足、位置偏遠,對一般分兩更、近乎全天候行駛的出租的士業來講,仍會是一大路障。
環境局預計,最遲2027年底,全城可增設500支的士適用的「高速」充電樁,問題是看來只有150支專屬的士,其餘包括在傳統油站改建而成的300支,相信要與數量急升的電動私家車,以及小巴等競爭。
而且,現在的士司機交更前,石油氣站尚且不時排起長龍,未來叉電需時更長,樽頸隨時更嚴峻。設計誘因促使兩更司機錯峰充電,相信會愈見重要。
連同2021年的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在內,特區政府過去會把充電樁分成三級,即標準、中速,以及功率至少有100千瓦的快速,環境局如今突然改行四級制,頂層功率門檻維持不變,卻改稱為高速,霎時令新舊政策和目標的比較亂作一團。
油巴較易替換 氫能角色待釐
事實上,有中資科企龍頭在港合設的「液冷超充」硬件,最高功率已達600千瓦,號稱一杯咖啡時間已能滿電。
環境局今後推動公私營充電樁兩條腿加快邁前時,看來應與創科局密切協調,應用最切合「搵食車」所需的頂尖技術規格;還是因為極速叉電牽涉的成本貴、耗損快,當局才直接略過不提,應該加以解釋。
多得中央及地方政府長期資助和驅動,內地大城市的公用電樁數目,悉數遠超僅逾9,000支的香港。以位居省級單位第4的上海為例,近月已突破20萬支,計程車卻依然主要行快速換電池模式。親赴當地視察的本港政黨近月曾指貼合所需,環境局未有取用又是何故?
有別的士,電動巴士每天一般只須行駛大半天,有充裕時間深夜回車廠慢充。隨著車價日降、電池縮小,電巴應可憑著較低營運和維修成本,逐步淘汰必將歸入歷史的柴油款式。
從至關重要的基建層面考慮,特區政府除了要趕緊推動加建電樁,可能亦很快要為大型商用車,在純電能和氫燃料電池之間作出取捨,並及早為今次未及涵蓋的小巴,指明發展路向,才能令全城公交節能減排事半功倍。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